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灾难风险加剧。各种人为灾难或自然灾难频繁发生,成为全人类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之一。灾难具有突发性、破坏性、社会公共性等特点,对于大众传播媒介而言具有巨大的新闻价值,成为媒体所热衷报道的内容之一。数字图像时代的到来,引起媒体对数字图像的关注,报纸、电视、网络等各大媒体都纷纷涉足图像传播,利用图像的传播优势来取得巨大的传播效果。在灾难新闻的报道过程中,各大媒体为了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使用图像的频率尤其高,与此同时,各种问题也不断涌现。比如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眼球,选择一些血腥、死亡、狰狞的特写等“暴力镜头”,不少记者只强调职业责任而缺乏社会责任感,在事故现场奔波拍照却忽视生命,编辑在使用图像时忽视受众的心理承受能力等。论文植根于当前的社会现状,结合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论文绪论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等。主体包括三部分,以灾难新闻的选择与传播效果研究为中心,分为三章。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灾难的定义,指出灾难的特性包括破坏性、突发性、社会公共性、救援的必要性等,指出我国目前正处于灾难的频发期。面对灾难的频繁发生,大众传播媒介不断更新传播方式,采取各种措施吸引受众,图像的使用成为一种主要手段。论文详细分析了图像在灾难新闻中的传播优势。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要内容之一,讨论了灾难新闻图像的选择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原则:一是坚持客观、真实性原则;二是基于受众选择灾难新闻图像,要从受众的视觉思维特点和在灾难事件中受众的特殊心理两方面考虑;三是要考虑新闻伦理观对灾难新闻图像选择的要求,坚持社会道德中利他主义的终极标准,严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坚持人道主义的新闻伦理观,还要遵守中庸原则;四是要考虑灾难新闻图像的审美价值。第三部分研究灾难新闻图像的传播效果,首先分析影响灾难新闻图像传播效果的因素,包括传播者、叙事范式、受众三个方面。然后从议程设置理论和使用与满足理论两种理论、两个视角进行分析,研究灾难新闻图像的传播效果及其运用策略。图像已经成为灾难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何充分利用图像的传播优势,发挥其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对媒体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灾难新闻不同于普通新闻,图像的选择与使用也不能像其他报道一样草草了之,而应该根据灾难情况,从国家、社会、受众、受害者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论文综合了新闻学、传播学、灾难心理学、美学等基本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比较分析、文献综述等方法展开研究,以期为大众传播媒介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选择、使用图像提供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