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明确了家户小农的生产经营地位。然而,土地的碎片化耕作和家户化经营不利于农业的现代化转型。当前,农业现代化既是世界发展的大势,也是我国的重要战略选择,如何将家户小农带入农业现代化的历史征程将是现实的难题,也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本文以河南省许昌市政府推动建设的万亩小麦示范区为个案,试图回答两个问题:一是,政府是如何开展现代农业改造的以及效果如何;二是,不同利益主体对政府现代农业改造的反应如何。 本文认为,在中国的语境下,关于现代性农业改造的技术论、人力资本论、市场论等分析路径因缺乏主导型的推动力量而显得能量不足。由此,本文尝试引入“政府植入”的分析路径。首先,许昌县陈曹乡的万亩小麦示范园是政策驱动下的产物,为了打造现代农业的典范,政府将着眼点放在各种现代要素的引入上,力图型构现代要素与农业的对接;其次,现代要素在农业改造上的集聚催生了不同利益主体的博弈,农民的增收期求,市场经营主体的利润收益,基层政府的政绩亮点等多元主体的利益共容与张力影响了现代性农业改造的成效。 陈曹乡万亩小麦示范区的现代农业改造的成功案例表明,政府植入在中国的现代农业改造中既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而这种有效的塑造是建立在政府的要素带入、资源整合和利益协调基础之上的。从农业现代化的长远发展来说,政府植入只是一种催生力,这就决定了政府植入有其限度,持久的改造力量在于通过政府植入培育和激发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