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技术在宫颈癌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kyk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仅次于乳腺癌。在我国每年新发现的宫颈癌患者大约在11万以上,死亡人数每年约有2~3万。早期宫颈癌大多症状不明显,约有66.7%的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因此中晚期宫颈癌的诊治就成了当今世界最受关注的女性健康问题。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调强放射治疗(IMRT)技术已经开始大量应用于宫颈癌的治疗。调强放射治疗与传统的放疗技术不同,它采用逆向调强方式可以在提高靶区剂量分布的同时降低危及器官的受量。但由于调强放疗的治疗时间较长,增加了治疗过程中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在图像引导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弧形容积旋转调强(VMAT)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临床,目前国内外已有研究报道指出与IMRT技术相比VMAT技术可以显著减少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此外,V MAT技术在靶区的剂量分布及周围危及器官的保护上与IMRT相当甚至更优。本研究主要通过比较弧形容积旋转调强(VMAT)与7野静态调强(ssIMRT)两种放疗技术在中晚期宫颈癌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及治疗时间和机器跳数的差异,探讨VMAT技术用于中晚期宫颈癌治疗的可行性及潜在优势。材料和方法:选取1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分别行放疗定位CT扫描,定位图像经局域网传送至治疗计划系统,并进行靶区勾画,靶区的勾画包括GTV、CTV、PTV、小肠、直肠、膀胱、髂骨、股骨头、马尾。采用飞利浦公司pinnacle9.2计划系统对入组的患者分别制定双弧VMAT计划和7野IMRT计划。PTV的剂量为50Gy,GTV的剂量为60Gy,1次/d,5d/周,共30次。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来统计GTV和PTV的相关参数、适行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小肠、直肠、膀胱、髂骨、股骨头、马尾正常组织的剂量体积参数,以及机器跳数(MU)及治疗时间(t)。采用SPSS18.0版统计软件,对靶区和周围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10例宫颈癌患者的VMAT和IMRT两种计划的剂量分布均能满足临床治疗的要求。VMAT技术GTV的平均剂量略高于IMRT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GTV的D2、D98、CI、H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TV中的D2、D98、Dmean、CI、H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VMAT技术直肠的V40、V46、Dmean优于IMRT,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10、V20、V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MAT技术在髂骨的V10、V20、Dmean高于IMRT,而V50则小于IMRT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计划在小肠、膀胱、股骨头、马尾的剂量分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3)VMAT技术平均机器跳数(785.7)较IMRT(1221.6)减少35.68%,VMAT技术平均治疗时间(4min)较IMRT(10min)减少60%。结论:VMAT技术可以达到与IMRT相似的靶区剂量分布,能够提高GTV的平均剂量,在危及器官的保护上两种计划相当。VMAT与IMRT相比显著的减少了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治疗时间的缩短减少了治疗过程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及患者的不适,提高了机器的使用效率及潜在治疗效果。VMAT技术可以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用于宫颈癌的放射治疗中。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积分的关系以及两个民族之间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差异。方法:分别将223例维吾尔族和178例汉族患者按冠状动
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检测104例汉族、99例维吾尔族及99例哈萨克族健康体检者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所得结果用ZUCI-PDAS软件分析处理,筛选
目的:探讨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Bio-logic公司的便携式畸变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筛查我院爱婴病房及新生儿重症监
背景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临床常见的静脉系统血栓性疾病,其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血栓随静脉回流至肺动脉,导致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