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私业主主政的村庄治理——以浙江永康市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er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县作为考察区域、村庄作为分析单位,把个私业主主政作为嵌入村庄治理的一个重要变量因素,运用实证研究和区域凋查方法,研究农村社会分化背景下,个私业主主政村庄治理的政治影响,分析个私业主主政村庄治理的深层社会基础。在此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剖析个私业主主政村庄治理的创新价值,探究隐匿于个私业主主政村庄治理背后的理论意蕴。 文章以浙江省永康市(县级)为例,特别是古村、花村、龙村、芝村4个村庄的治理情状为重点样本,透视了19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发展和社会分化背景下,个私业主这一特殊群体崛起后参与和主政村庄治理的大致过程和基本情况。指出村民自治制度的构建与个私业主主政村庄治理存在着密切的关联。1980年代初国家建构的村民自治理想制度为个私业主参与和主政村庄治理提供了制度平台,而个私业主的参与和主政对村民自治形成了深刻的影响。 村庄领袖在村庄治理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发挥着主导作用。实行村民自治后,村庄领袖的产生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民众认同成为了确定村庄领袖的最高标准。在民众认同的视野下,村庄领袖大致分为认同型领袖和过客型领袖两类。村庄领袖能否获得民众认同,受外在性社会因素和内在性个人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内在性个人因素是具有决定性意义。内在性个人因素大致分为能力因素和品德因素,两者有机统一。因此,现阶段个私业主主政的村庄治理是一种“能贤治村”。如若从权威类型及其合法性基础看,则具体表现为“法理-魅力型”权威。 村庄公共权力组织体系是村庄治理的重要依托。实际运作中的村庄公共权力组织体系与国家制度安排中的理想村庄公共权力组织体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偏离,在现阶段的村庄治理实际运作中,个私业主在村庄公共权力组织体系居于主导地位。 农村社会成员分化势必对村庄公共权力结构造成影响。1980年代以米,农村社会成员在分化过程中形成了若干派系,各派系在村庄治理运作过程中展开激烈的竞争。在现阶段的派系竞争环境下,派系逐渐取代家庭成为农村社会关系的核心,形成了一种以派系为核心的社会关系新格局。村庄公共权力基于新的差序格局进行分配,促成了村庄公共权力的多元格局。同时,农村社会成员在分化过程中分离成若干权力阶层,各权力阶层在村庄治理运作中展开博弈。在阶层博弈的背景下,村庄公共权力结构具体表现为公共权力在各权力阶层之间的分配关系。根据各阶层的博弈关系,村庄公共权力结构形成为管理者控制型、权势精英主导型、群众自治型等类型。目前永康市个私业主土政村庄的公共权力结构,基本是管理者控制型和权势精英主导型。均由少数精英人士执掌村庄主要公共权力,属于精英权力结构。因此,个私业主主政的村庄治理是一种多元精英权力结构。从运作过程分析,个私业主主政的村庄治理呈现为经营性治理。主政村庄的个私业主领袖把经营和管理企业的做法和经验应用到村庄治理,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经营性治理的村治理念,实现了村庄治理理念与实践的创新。在这些村庄,个私业主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积极参与村庄领袖的竞选,事实表现为一种基于社会理性和经营理念的政治行为。投资增值成为了村庄治理的主要目标,利益导控成为了村庄治理的主导原则,务实理性成为了村庄治理运作的重要策略。 个私业主主政村庄治理在永康的形成与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基础。首先,这是国家构建现代农村的结果。1980年代以来,国家强调通过农村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通过村民自治发展农村基层民主,通过能人治理实现农村的稳定与发展,促进了个私业主的崛起与主政。其次,这是农村经济社会变迁的产物。特别是农村个私经济和非农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社会成员的分化和个私业主的崛起,农村社会文化的变迁等,为个私业主主政村庄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基础。再次,这是社会的期待。村民群众的致富期待、村庄的维权期待、派系的利益期待、地方政府及其干部的政绩期待,共同促成了个私业主主政村庄治理的政治现象。 从一定意义上说,个私业主主政村庄治理是对乡村政治的突破和创新。首先,个私业主主政的村庄治理表现为能贤治村,是对历史上能人治理的传承和超越。它突破了过去的能人治村模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能人治理新形式。(1)由一批独特的乡村能贤人士担任村庄领袖,主导村庄公共权力运作。(2)主要依靠个人因素和派系力量推动村庄治理的运作。(3)是一种民主基础上的权威政治,或者称“民主一权威”政治。其次,个私业主主政的村庄治理表现为选举阶段的群众民主参与和后选举阶段的精英主导治理的结合,构建了一种精英主导的群众自治形式。我们称其为“精英一群众”自治。这是当地村民群众根据村庄治理环境对村民自治理想制度所做的一种适应性调整和务实性创造,是村民臼治的拓展形态。第三,个私业主的主政,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乡村政治形式。在那里,村庄治理表现为个私业主主导、精英治理、多元竞争三者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个私业主主导的多元精英治理”。最后,个私业主主政村庄治理,理性地选择了经营性治理,其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发展型村庄治理模式。个私业主将经营村庄作为增强村庄集体能力的现实路径,把创业和发展确定为村庄治理的重要目标,促使村庄治理的公共职能迅速扩充,远远超出体制赋予的职能规定。 总之,个私业主主政的村庄治理在永康市已经发展为一种基本趋向。在农村社会差异化的背景下,个私业主主政村庄治理可能是一种区域性的选择。它适应于个私经济发达地区,对于其他农村地区并非具有普适性意义。这种村庄治理模式客观上已经创造了较为理想的治理绩效,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广泛认同。不应当简单否认,但也不能全盘肯定。
其他文献
私募基金管理人是私募基金募集设立后,在基金投资人和托管人的监管下,依据基金合同实际管理投资人的基金、并负责该基金投资运作,谋求基金资产的不断增值,以使基金投资人收益最大
由于我国法律没有直接对商业秘密侵权诉讼的证明责任作出规定,本文就从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一般原理和规则出发,借鉴国外成熟的理论和判例,分析论证了我国商业秘密侵权诉讼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