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性、连贯性很强,与其他学科及现实的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学习迁移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就更加地突出。而且在高中数学教育中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正向迁移也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师生互动的角度来分析,提高学生的正迁移能力,将减少师生的心理压力,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提高;从数学学科的特点来分析,数学学习要依靠学生以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对前人的结论进行理解、记忆、迁移和应用,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合理运用迁移规律,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从目前高考命题趋势来分析,近几年高考中出现创新题,学生正迁移能力的强弱是解决这类新题型的关键。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从2009年入学的8个班中选择两个班,一个是重点班,另一个是普通班,两班均为50人。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来促进迁移在教学中的应用,使老师能教得轻松,使学生能学得愉快。研究成果表明:(1)采用迁移学习的教学理念,学生的成绩提高了,综合能力也明显的提高了,因为数学学习的进步,使他们非常乐于接受这种迁移学习的方法。(2)正确运用迁移规律组织教学有利于学生迁移能力的提高,老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类比、归纳、演变、重组是提高学生迁移能力的有效途径。(3)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学生迁移的必要条件,基础知识是迁移的生长点,迁移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两者相辅相成。(4)“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性学习,更有利于迁移意识的形成,从而能从根本上促进迁移的产生。综合看来,坚持这样的教学,必然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迁移式学习活动,可以充分挖掘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培养学生自我摄取知识的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有益的。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监控者,教师应该时刻牢记能力的培养重于知识的传授。在教学的每个环节积极渗透迁移的思想,从而真正做到“授之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