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法律体系之理论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qinli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律体系是法的本体论中的重要课题,受到中外法学研究者的一贯重视。成熟的法律体系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中国法理学界对法律体系的理论研究还非常薄弱,其突出表现是忽视有关法律体系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本文首先对法律体系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认为当代法学界关于法律体系的理解主要有四种:一是在追问法的本质过程中对法律体系的理解,这里的法律体系其实与法律是同义词;二是从一国法律状况出发对法律体系的理解,这是法理学对法律体系的传统理解;三是从文化层面来理解法律体系,这里的法律体系与法系的含义相近;四是从学科角度对法律体系的理解,这是最狭义的法律体系,也是部门法学界最常用的法律体系。本文并未给法律体系下一个绝对精确的定义,只是促使学界对法律体系的基本含义达成一个初步共识,以便在此基础上对法律体系的理论问题做出更加深入地分析。其次文章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应当是以和谐为特色的法律体系,并从形式要素、内容要素和价值要素三个方面重点分析了和谐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认为从形式看和谐法律体系应当是依据效力逻辑原则和功能逻辑原则构建起来的具有形式整体性和统一性的法律体系;从内容上看,和谐法律体系应当是适应中国现实客观条件、符合客观事物实际性质和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体系;从价值层面看,和谐法律体系必须以体现社会正义、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实现人民利益为其价值目标。在本部分笔者主要运用自然法学派的价值分析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描绘了一幅“理想图景”。另外在这部分笔者还同时综合运用了历史分析方法、实证主义的分析方法,结合中国传统法律状况和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就和谐法律体系的基本要素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最后,文章对和谐法律体系的实现路径和模式作了详细分析,指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应当以公法、私法和社会法为其基础,通过法典模式和判例模式来逐渐确立,同时应建立自身的协调机制,妥善处理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关系。希望本文的努力能够引起法学界同仁对法律体系的基础理论问题的兴趣并展开深入讨论,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实践提供充实的理论资源。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探讨了现代艺术的逻辑进程以及其原因。随着“现代”观念的逐渐形成,“现代”的观念背后其实已经隐含了三种观念:进步论、人类中心论和科学去魅的二元世界观。在这种
大型购物中心在欧美己历时近百年,近年来,大型购物中心在我国方兴未艾,对大型购物中心的兴建如火如荼,而且其兴建的规模惊人。但是目前我国对购物中心这一起源欧美商业环境的
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课堂教学,涉及关系、内容与样式等方面的探讨,三者表现为变与不变的逻辑理路。“变”是因为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上的丰富性与高校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不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放宽对农民工进城打工限制开始,中国开始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城市里工作,却很难融入城市。农民工作为一个群体,自从在中国出现,就引起了国内
道家哲学思想将"道"设定在宇宙核心的层面,而老子以"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阐述,勾勒出天地之间的原始状态,也被定义为万物形成的基础,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永远存在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尽最大的努力减小学生之间的分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计
分析电话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现状及问题,指出了三网融合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分析了宽带接入的多种解决方案并提出建设宽带接入的建议.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于公元七世纪兴起于阿拉伯半岛,并迅速地传播于世界各地。伊斯兰教当前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以西亚、北非、中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最为盛行,
汽车上的电子设备多且复杂,将这些电子设备按照协议用总线连成网络,能够有效的利用资源并实现数据共享。总线网络为汽车内部各种复杂的电子设备和控制器提供了统一的数据交换
"文化养老"是一种现代理念,相对于传统的"物质养老",强调在保障老年人物质生活需求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提升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发挥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