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内外有关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认为幸福感是个人结整体生活的认知性评价、正向情感的呈现经及负向情感的缺乏。仅仅是从总体上看待主观幸福感,较少将主观幸福感看作随生命发展而不断展开的多层次、多水平的动态系统。正因为这些经典的幸福理论观点,在这些理论基础上编制出来的各种幸福感测评量表在测量的过程中就会出一些和常识相悖的结论。如: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比郊区居民的高,郊区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比城市人感觉幸福。在澄清主观幸福的概念与结构,我们将主观幸福感视作多层次、多水平的系统,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发展的角度,我们假定人的需要是沿着生存性需要、发展性需要、超越性需要的阶梯式向前发展的,相应地,人的主观幸福感也可以界定了生存型主观幸福感、发展型主观幸福感、超越型主观幸福感三种层次水平。根据这一假设我们对48名来自城市、郊区、农村的居民进行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研究结果也有效的支持了幸福感发展的层次观。因此,确立主观幸福感层次观,从发展的角度研究主观幸福感的层次与水平,可以丰富和深化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在以上基础上本研究探讨了生存型主观幸福感。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研究确立生存型主观幸福感的测量指标体系,然后根据这些指标,编制成包括29个题项生存型主观幸福量表,通过因素分析共包含特征值大于1的5个公共因子,其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7.32%,量表的信度a系数达到了0.914。与其在自陈主观幸福量上的得分相关系数为0.814,表明此量表具有非常好的同质信度和较好的效标郊度,这些结果在实证上证明了我们的研究假设。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确立主观幸福感层次观。二是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确立了生存型主观幸福感的指标体系,编制出能反映生存型主观幸福感的量表。这些为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