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安全视角下我国出口贸易管制与激励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0525w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纺织品出口大国,纺织品出口(生产)给我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针对此种现象,政府以往的政策选择多倾向于采取直接的环境管制措施,如环境成本内部化等。在贸易政策方面,出口国政府通过贸易管制与激励措施来解决出口贸易产生的环境问题,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政策选择,但针对此方面的研究缺乏规范的主流经济学理论模型的支持。为填补此方面的空白,本文立足于环境安全视角,建立规范模型分析了以环境安全最大化为目标的政府贸易管制与贸易激励措施,并依次求解最优政策力度,为政府的措施实施提供理论指导与依据。本文首先对环境安全视角下我国出口贸易管制与激励的动因、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贸易的环境效应(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与发达国家绿色贸易壁垒的设置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共同决定了政府管制贸易与激励贸易的政策选择。然后,本文设计了我国出口贸易管制与出口贸易激励的运行路线图。在此基础上,本文借助B.R.Copeland和M.S.Taylor提出的模型,构建了我国的环境安全函数,根据纺织品出口(生产)厂商与政府之间进行的两阶段完全信息重复博弈的结果,建立贸易管制与贸易激励的数理模型,并求得我国纺织业出口贸易的最优管制、激励政策水平表达式(本文选取最优出口关税税率表示最优管制,最优出口技术补贴率表示最优激励)。其中,最优关税税率表达式与国内、外对我国纺织品的自发需求成正比,与国外对我国纺织品的边际需求倾向绝对值成反比;基于环保生产技术激励的最优出口补贴率与国内、外对我国纺织品的自发需求成反比,与国外对我国纺织品的边际需求倾向绝对值成正比,与国内纺织品出口(生产)厂商环保生产技术水平成正比。在实证分析方面,本文利用1990——2008年的纺织业出口贸易等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运用经典单方程方法回归得到的需求曲线估算了最优管制、激励政策水平表达式中的相关数值,具体求解出了最优出口关税税率以及最优出口技术补贴率。模拟结果说明我国纺织业出口贸易给环境安全带来的规模效应过大,应该予以严格管制,同时纺织业出口贸易给环境安全带来的技术效应过小,应该予以大力扶持。最后,根据本文模型得到的结论,对政府提出了政策建议。根据模型估算的最优关税税率数值,建议政府严格控制纺织品出口规模,贯彻执行严格的出口管制标准,并配合以合适的纺织业技术标准和纺织业产业政策;根据模型估算的最优出口技术补贴率数值,建议政府继续加大技术补贴力度,并切实保证对出口企业最优技术补贴政策的落实,大力推动自主科技创新,并帮助有关企业进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
其他文献
以蓖麻油、甲苯-2,4-二异氰酸酯、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F3MA)、过氧化苯甲酰、N,N-二甲基苯胺为原料合成了含氟聚氨酯.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原子力显微镜(AFM)、热
围绕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小说《到灯塔去》中莉丽.布里斯科这一形象展开论述,通过对莉丽十年前面对画布充满困惑,而十年后重返故地,触景生情,终于一挥而就完成画作这一线索的分
以399名企业员工为调查对象,采用我国文化背景下开发的组织价值观问卷,探讨了员工与组织的价值观匹配现状及效果,并尝试揭示具有优势效应的价值观要素。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企
应用6—9月太原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80—2015年小时降水和月平均气温、2008—2015年太原63个区域站小时降水、以及ECMWF ERA-interim月平均再分析资料等,采用气候趋势系数、M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更高水平的竞争中正迅速在更趋广泛的领域内激烈的展开。原先的诸多被推崇的竞争手段和经营发展思路正日益鲜明的表现出对新形
通过对敦煌西湖湿地生态系统现状的实地调查和现有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自然环境、人文和社会等复杂因素的多重影响,湿地生态系统日益恶化。在对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原因深入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是每个国家的必然选择。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也在以各种方式积极参加国际竞争。近年来,中国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尽管融资租赁这种融资工具在目前还不是很普遍,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法律和政策上的变数,但是这些都不妨碍它成为各个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一种有效的选择。
总结了目前心理护理的状况,设置临床心理护士的必要性,以及临床心理护士的培养方法。认为临床心理护士的设立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协调以及患者身心健康状况的改善。
背景与目的手术切口感染是胸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危害与感染程度、部位等相关,轻者致局部疼痛、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重者可导致严重感染,甚至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