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作为目前已知最重要的正性血管生成调节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可以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增强血管的渗透性,有利于肿瘤的发生和转移。1971年Folkman首次提出肿瘤的血管生成(angiogenesis)这一观点。不久VEGF信号通路就被确定为抗肿瘤治疗的新靶点。人们对实体瘤中VEGF信号通路的研究比较深入,如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Raf/MEK/ER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p38MAPK信号通路,JNK/STA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DLL4-Notch信号通路等。同样在白血病中也存在明显的血管新生现象,表现为骨髓微血管密度(MVD)的增高,并且伴有VEGF表达水平的升高。但是,白血病细胞VEGF表达分泌的机制,以及靶向VEGF调控在白血病细胞增殖分化中的作用至今没有明确。目的基于上述理论背景,本研究建立ATRA诱导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分化的模型,在该细胞模型中VEGF表达水平下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VEGF表达调控的关键分子机制,从肿瘤相关基因的转录因子出发,检测其与VEGF表达的关联性,筛选出调控VEGF表达的上游转录因子,探索新的基因靶点,拟为白血病的治疗开辟新的治疗道路。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L-60细胞,加入1μMATRA,于37℃、5%CO2饱和湿度下培养96小时,Wright-Gimesa染色观察HL-60细胞形态,硝基四唑氮蓝(NBT)还原实验检测HL-60细胞分化,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b的表达和HL-60细胞周期,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HL-60细胞增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L-60细胞VEGF、c-myc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D11b、VEGF、HIF-1α、STAT3、c-myc、P53、VHL、COX-2、SP-1和AP-1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记(Western blot)检测细胞VEGF、STAT3、c-myc的蛋白表达。RNA干扰(RNAi)检测STAT3、c-myc与VEGF的关系,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进一步验证c-myc与VEGF启动子的结合情况。测定结果用x±s表示,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1μM ATRA作用96小时可显著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并出现明显的分化现象,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明显向成熟粒细胞方向分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显示VEGF表达量明显下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处于G0/G1期的比例高达77.31%;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记CD11b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NBT阳性率为82.59%(P<0.01);RT-PCR检测VHL基因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HIF-1α、P53、COX-2、SP-1和AP-1mRNA表达水平升高;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VEGF、STAT3和c-myc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RNAi结果显示阻断c-myc基因的表达,VEGF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ChIP实验进一步验证c-myc与VEGF启动子的结合情况。结论在ATRA诱导HL-60细胞分化的模型中VEGF的表达水平随诱导分化的进程而下降,VEGF的下调可能与c-myc、STAT3具有显著相关性,而且c-myc可能结合于VEGF启动子区域,调控VEGF的表达。HIF-1α、P53、VHL、COX-2、SP-1和AP-1可能作为负调控因子参与VEGF的调控表达,也有可能在HL-60细胞分化的某些环节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