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文旅产业兴起,历史古镇凭借其独特的文化资源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对古镇空间秩序与社会秩序的研究便成为时下热点,其中社会秩序作为古镇秩序的隐性逻辑要素,一直引导着空间秩序的显性表达。并且随着历史变迁,社会的整体价值观念与个人价值取向都在应时而变,传统古镇秩序也在社会大环境的演变中发生了解构与重塑。但由于古镇在地域上和政治上的边缘性特征,其社会秩序与空间秩序的变化往往和中心的现代化城市形成一定的差序感,这种中心——边缘的不同步变化就决定了古镇秩序研究的非普遍性与专项性。所以,在当前的古镇开发改造过程中,为了理性地指导其建设,就要立足于古镇的文化基因,研究古镇空间秩序与社会秩序演进发展的逻辑与历史路径,挖掘其核心的文化内涵。本文首先通过对传统村镇保护、空间秩序、社会秩序以及青城古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归纳,梳理了一些常用的观点与研究角度。从中发现当前古镇研究大多是较单一地从实体建筑与空间形态入手,缺乏对其背后逻辑的系统研究,而青城古镇的研究成果虽不少,但也有此不足,且也缺少对其空间秩序系统与社会秩序系统的演变过程归纳。在此研究现状下,文章引入常用于社会环境学研究的系统耦合理论,基于“空间”与“社会”互相影响的共生关系,从“空间秩序”与“社会秩序”两个子系统深入研究明清以来兰州青城古镇秩序系统的变化特征,并分析空间观念随社会制度观念、空间结构随社会发展结构、空间形态随社会文化形态的演变发展。以这种观念——结构——形态,由里及表、层层渐进的方式来反映青城古镇自明清鼎盛期到现在文旅发展背景下的演进特征,从整体上把握其所经历的社会变迁及其内在逻辑。最后文章通过耦合系统的周期发展特性分析明清以来青城空间秩序与社会秩序耦合演进的周期规律与各阶段特征,发现青城古镇当前正处于一个发展周期的最后阶段——“螺旋式上升阶段”,跨过此阶段之后将实现秩序系统的升级从而进入下一循环周期。基于此,文章立足现状总结了当前青城发展中空间秩序与社会秩序耦合的不足之处,并从空间建设、产业发展与规划管理几方面入手提出了构建当前青城秩序的几点启示,以引导青城古镇更有序地进行日后的保护开发工作,快速进入下一个更高级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