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丙烯β晶型(β-PP)比α晶型(α-PP)具有更优异的抗冲击性能,所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几十年来对于制备p-PP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目前,添加高效高选择性的β成核剂是生产β-PP最可靠的方法,但高效高选择性的p晶成核剂种类却较少,这极大制约了β晶型聚丙烯的发展。因此开发低成本、高效高选择性的p晶成核剂对于β晶型聚丙烯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利用溶液法、半固法合成了成核剂己二酸锌(Adi-Zn(Solution)和Adi-Zn (Semisolid)),对成核剂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态进行了表征,并分别考察了两种方法合成的Adi-Zn对聚丙烯p晶含量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Adi-Zn都能够诱导聚丙烯产生高含量的p晶型,显著改善PP的韧性。Adi-Zn (Solution)在0.05-1.0 wt%的浓度范围内,kβ值基本保持在0.9。Adi-Zn (Semisolid)的添加浓度在0.025-1.0 wt%的浓度范围内,kβ值基本保持在0.9。Adi-Zn (Semisolid)和Adi-Zn (Solution)添加浓度分别为0.2 wt%和0.6 wt%时,成核聚丙烯抗冲击强度取得最大值,分别为空白聚丙烯的1.8倍和2.8倍。以上结果说明,半固法合成的Adi-Zn是一种更有效的β晶成核剂,这可能是由于半固法合成的Adi-Zn晶体尺寸较小,在PP中的分散效果更好,所以成核效率更高。其次,应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两种方法制备的己二酸锌对聚丙烯结晶行为以及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Adi-Zn (Semisolid)比Adi-Zn (Solution)具有更高的成核效率,这和力学性能的结果相一致。同时利用闪速差示扫描量热仪(FSC)考察了降温速率对Adi-Zn (Semisolid)成核聚丙烯中β-iPP形成的影响。当降温速率低于3000℃/min时,成核聚丙烯只诱导生成β-iPP;当降温速率大于6000℃/min时,只有α-iPP形成。同时根据降温速率对聚丙烯Tcp的影响,提出一个降温速率(y)和Tcp (x)之间的函数关系:y=Ae-x/B+C。最后,提出了在加工过程中原位制备成核剂的思想,本研究以纳米氧化锌和普通氧化锌为原料,在加工过程中与己二酸反应,原位制备了两种己二酸锌:Adi-Zn-Nano(In situ)和Adi-Zn(In situ),并考察了两者的成核效应。结果表明,原位合成的己二酸锌都能够诱导聚丙烯产生高含量的β-iPP,kp最大值都在添加浓度为0.05 wt%时取得,都约为0.99。但两者对聚丙烯的抗冲击强度和结晶峰值温度改善效果不同,Adi-Zn-Nano(In situ)的效果明显优于Adi-Zn(In situ),可以使聚丙烯的抗冲击强度提高2.9倍,Tcp提高9.1℃。这说明以纳米氧化锌为原料制备的成核剂在聚丙烯基体中分散更加均匀,成核效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