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7年以来,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人们认识到金融体制的不健全、金融活动的失控是金融危机的内生要素,因而,公司治理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焦点。今年,因美国雷曼和“两房”等上市公司的破产或被接管而引发的金融海啸或股灾,进而演变成为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说明银行治理机制出了问题,使得公司治理再一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2002年初,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联合签署了一号令,发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要求上市公司规范组织结构和市场运作,该准则的颁布在我国公司治理的制度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明确提出注册会计师要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环境和内部控制。公司治理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概念,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广义的公司治理则不局限于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而是涉及到广泛的利害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等与公司有利害关系的集团。公司治理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害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OECD在《公司治理结构原则》中给出了一个有代表性的定义:“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据以对工商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规定了公司的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诸如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有关审计费用的研究比较多的停留在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审计费用与审计师独立性关系研究等方面,此方面研究主要立足于审计服务供给方角度,尽管上述研究对有效确定审计费用的定价标准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参考,然而,这些研究很少从审计服务需求方的角度进行研究,更少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对审计费用的影响问题。张奇峰、张鸣、戴佳君(2006)在《中国审计定价实证研究述评》一文中,指出未来审计定价实证研究领域的研究方向,对于未来研究方向文中指出“……研究者发现我国审计市场具有高度的竞争性,上市公司对高质量审计需求不充分,这要求我们更多地关注审计市场的需求方面。以审计需求为视角的未来审计定价研究可以关注所有权结构、公司治理与审计定价的研究。”“从理论上看,不同的股权结构会影响到企业的代理结构,进而影响到企业对独立审计的需求。与美国分散的私人所有企业不同,我国企业大多属于国有控股而且股权集中。对于所有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目前国内尚无明确的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所以,本文在此基础上立意,选择公司治理结构与审计费用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这方面的研究空白,拓宽了审计费用的研究视角。现代公司的典型特征是在产权结构上实现了所有权与控制权的某种分离,公司的这种受托责任问题显得较为突出。公司治理结构是为控制公司受托责任问题而设计的。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可对经营者的行为构成有效的制约,减少其为自己的利益而进行的会计操纵,从而增加财务报告的可信性。因而,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降低注册会计师承担的审计风险。在成熟的审计市场中,会计师事务所在确定审计报酬时不仅仅考虑公司规模,诉讼损失等因素,审计风险也是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而公司治理结构是审计风险的重要来源,因此,审计风险理论给定性研究公司治理结构与审计费用的相关性提供可能。另一方面,根据经济学理论,使得需求量等于供给量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因此,在审计市场中,审计费用价格也应由对审计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决定。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分散的所有者群体无法亲自实现审计商品的购买和审计供给者的选择,真正购买者是公司董事会,所以审计需求者与购买者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分离。审计需求方与购买者的关系通过公司治理结构实现,有效的公司治理能够保证审计商品需求者成为真正的市场参与者,从而和审计商品供给方建立联系,形成审计商品价格即公司的审计费用,因此,供给需求理论也给定性研究公司治理结构与审计费用的相关性提供可能。随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01年12月10日《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及2001年12月24日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题问答第6号——支付会计师事务所报酬及其披露》的颁布,使得我国成为继美国、英国、香港、新西兰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之后公开注册会计师费用的国家。因此,审计费用的披露给定量研究审计费用提供了可能。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与审计费用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定性,定量研究。本文分五章来系统的论述所研究的问题。第一章为导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文章拟实现的创新以及对相关概念进行阐述,为后文的研究做铺垫。第二章为文献综述。本章回顾了国内外研究公司治理结构与审计费用相关性的经典文献。第三章为公司治理结构与审计费用相关性的定性理论分析。本章首先对受托经济责任理论、供给需求理论和审计风险理论进行分析,并在此理论基础上对公司治理结构与审计费用相关系性进行讨论,提出了相关假设。第四章为实证研究。本章针对第三章提出的假设,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选取我国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特征和审计费用数据进行分析,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检验,在回归检验部分,本文建立了四个模型,其中,模型一用来检验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会特征与审计费用的关系;模型二是为进一步研究董事会中审计委员会特征与审计费用关系而建立的实证模型;模型三用来检验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股权结构及其性质与审计费用关系;模型四用来检验公司治理中的管理层报酬与审计费用关系。第五章为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本章首先总结了实证研究结果,然后指出本文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并根据理论与实证分析的结果,结合我国审计市场环境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公司治理效率,规范审计费用的相关建议,最后总结了本文的贡献并给出进一步对此问题进行研究的探索性建议和设想。本文选择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7年的截面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公司治理结构与审计费用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审计费用与公司治理因素之间总体上具有相关性。具体来说,董事会规模越大,独立性越强,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专业能力越强,大股东适度持股、管理层适度持股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向会计师事务所支付了较低的审计费用,而董事会开会次数较多,股权越分散的上市公司向会计师事务所支付了较高的审计费用。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董事会的结构与运作是公司治理的核心,一个公司拥有良好的董事会结构与运作,是其赢得投资者和注册会计师信任的基础;高管报酬与公司的股权结构也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方面;注册会计师会在确定审计费用时将公司治理结构因素考虑进去。本文的研究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本文的选题新颖。关于公司治理与审计的问题,目前的很多研究都会将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一部分来讨论,或者研究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而系统研究公司治理与外部审计的还比较少,讨论公司治理与审计费用的关系就更加匮乏。因此,本文对公司治理和审计费用相关性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局限,拓宽了审计费用的研究视角。(2)本文的研究内容全面。本文对公司治理中的核心内部治理结构与审计费用的相关性进行检验,主要针对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中的董事会特征、股权结构及其性质和管理层报酬与审计费用的关系进行一次深入系统的探讨,涵盖内容比较全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3)本文的研究方法完善。本文采用了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规范研究为基础,实证研究为补充,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研究体系。本文试图通过较为系统的研究为今后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规范审计费用定价提供一点思路,具有一定的探索性。本文研究结论的重要意义在于:(1)对会计师事务所来讲,在确定审计费用定价时,除了考虑公司规模、年度报告的审计时间、盈余管理动机、财务风险、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会计师事务所自身特征等因素外,不应忽视公司治理结构效率、控制权性质和内部审计委员会的影响。(2)对公司来讲,有效率的公司治理结构不仅能够降低公司的受托责任问题,还可以减少会计师事务所收取的审计费用,节约公司成本。本文对与公司治理结构与审计费用相关性的研究仅仅算是一个起步,这有限的几个问题相对于整个审计理论体系的研究来说还十分微小,很多观点和主张尚不成熟,文中很多归纳与分析尚可继续深入。在实证研究方面,可以尝试采用其他权威机构的评级指数或排名来代表公司治理水平的高低,从而验证结论是否仍然成立,也可以考虑加入其他有意义的控制变量来进一步对模型进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