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作为“当今最重要的文学批评家之一”的萨义德出版了《东方学》,它标志着后殖民理论的体系化和理论化。以种族、帝国、族性为主要内容,后殖民理论开启了对“当代欧洲大陆的文化理论的方法范式”进行分析的模式,发现了“隐伏”于殖民主义和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殖民现象,图绘了其中世代传承的意识形态基因,点破了虚构、歪曲东方的种种符号操演,从而为东方、第三世界民族国家认识他者和自我、建构自我的主体和文化身份提供了新的理论“透镜”。在中国,后殖民理论被重视的重要原因是,人们迫切希望认识在追求现代化、参与全球化过程中遭受不平等、算计和陷阱背后的因缘,寻求自身表达和建构的方法、途径,从而以平和的心态、宽容的认知、理性的建构应对挑战,在与他者对话、协商、交流中壮大自己。本论文分析了后殖民理论的贡献和不足,肯定了其启示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洞见”。意识形态不但深刻影响和规训着国家内部的各类主体,而且直接影响着国家之间关系的处理和文化交往。建构相对自主自足的主体,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包括文化在内的各类交流交往,加入到不同主体的无调大合唱中去,是每个国家、尤其是前殖民地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美好愿望。然而,在不平等的全球化进程中,这种愿望的实现依然困难重重。在主体的建构和文化身份认同中,作为政治的“晴雨表”的文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论文提出了“超越选择”的核心观点。超越选择,不仅是超越他者的意识形态构拟,超越他者维护假想利益的现实选择,超越他者文化设定的道路和模式限制;更重要和更困难的是超越自我的意识形态认同和地域政治想象,审视自我对行为方式、思维习惯及文化心理“传统”的建构;放弃回到自身、回到传统纯正身份的梦想。超越单纯模仿、依照他者形成的经验模式规范自己丰富多彩实践的空想,超越单一理性或非理性的态度。坚定而自信地抒写、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把自己写在全球共同的架构中,为自己寻找和安排一个合法、合理的位置。这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和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