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远程办公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弹性用工方式,主要是指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劳动者,在具备一定办公条件的场所,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远程操控而完成工作任务的一种新型工作方式。远程办公的日益普及,既有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有难以避免的消极影响。一方面,由其带来的好处应为我们所享。远程办公不仅受到劳动者的青睐,更有利于解决由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引发的诸多现实问题,从而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具体体现为:其一,推行远程办公,让员工避开上下班高峰,减轻了交通压力,缓解了交通拥堵;其二,远程办公可以让劳动者足不出户的完成工作任务,不仅节约了办公成本,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其三,远程办公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劳动者可以利用此工作方式而兼顾家庭与工作,不仅减轻了劳动者的负担,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远程办公的出现已经向我国传统的劳动关系提出了挑战,那么随之产生的问题也亟需解决。首先是立法的缺失,无论是在远程办公如何适用的问题上,还是调整远程办公劳动关系等方面,目前都没有具体的法律规范对其进行规定;其次是当远程办公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受到侵犯时,如果仅仅按照现有的关于保护劳动者劳动权益的法律法规进行保护,难以保障远程办公劳动者的劳动权益;最后是对远程办公劳动者的权利保护方式不完善,缺乏监管。要解决远程办公带来的经济与社会问题,使其真正发挥其优势,广泛地应用于现实中,需要针对远程办公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进行研究,进而更好地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本文对我国远程办公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进行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价值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通过对远程办公的分析,明确远程办公的适用条件,了解保障远程办公劳动者劳动权益的具体需求。本文不仅参考了国内现有的文献资料,而且在学校图书馆资源中查询了国外书籍与期刊论文,通过对英国、美国、德国、意大利这四个国家的远程办公劳动者劳动权益保护立法进行研究,了解各个国家保护远程办公劳动者劳动权益的具体规定。整体而言,从理论知识到实践经验,从国外立法到国内现状,通过不同的研究方法与丰富的资料信息,为远程办公劳动者劳动权益的保障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主要框架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是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分析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详述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明确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进而介绍了文章的整体框架;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远程办公的概念和特征,论述了远程办公的产生过程与发展趋势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特别指出远程办公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与传统办公形式下的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的区别,突出本文研究的特殊性,进而阐明远程办公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的必要性;第三部分通过远程办公的适用到实施再到争议处理,逐层剖析了我国远程办公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这一部分将问题归结为四个方面,即涉及到远程办公劳动者就业权、休息权、隐私权以及权利保护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通过对英国、美国、德国、意大利这四个国家的远程办公劳动者劳动权益保护进行研究,结合相关的立法,分别说明各个国家保护远程办公劳动者劳动权益的具体规定,对我国远程办公劳动者劳动权益保护有借鉴意义;第五部分是提出针对远程办公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主要是结合远程办公的特殊性,提出保障远程办公劳动者就业权、休息权、隐私权以及完善权利保护方式等具体的建议。我国目前不仅缺少远程办公的相关立法,而且针对远程办公的学术研究也较少,尤其对于远程办公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保障研究更是寥寥无几。为有效地解决远程办公所带来的现实问题,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权益,真正实现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亟需对我国远程办公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保障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