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供水管网漏损造成巨大的水资源浪费、降低了供水企业收益,而物理漏损又是漏损的主要部分,研究供水管网物理漏损流量分析模型,对于指导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特别是合理评估压力管理作用,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现阶段,以指数类模型为代表的模型由于缺乏校核所需数据,在工程应用中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如何用新的理论和方法丰富和完善供水管网物理漏损流量分析模型是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研究供水管网由局部到全局,借助于运行工况实验,首先研究单个漏点的漏损指数取值规律,进而采用信号处理算法建立了供水管网物理漏损流量分析模型。通过实验研究了漏点漏损稳定性、漏点特性、管道粘弹性、出流条件对物理漏损的影响;通过承压管道的应力分析,综合分析漏点塑性形变与弹性形变,经过公式推导,建立了改进FAVAD模型,该模型中的参数物理意义明确,能有效指导漏损控制;针对同水头下升压过程比降压过程物理漏损流量要小的实验现象,提出了降-复压漏损控制技术,建立了降-复压漏损控制模型,并用粘弹性理论对模型机理做了阐释。综合实验研究及模型分析,漏损指数取值规律为:圆形、矩形、弧形漏口为0.5~0.6;轴向裂缝为0.5~2.5,环向裂缝为0.5~1.5;对于轴向裂缝和不固定管道上的环向裂缝,管道内径越大、管道壁厚越小、弹性模量越小,则漏损指数取值越大。物理漏损流量与水头的关系是复杂的,由于漏损稳定性、管道粘弹性,两者具有不确定性。将供水总流量划分为用水流量和物理漏损流量,得出两个分流量之间具有相关性的结论。论文综合比较盲源分离理论与滤波理论的适用性,选择两种理论下的三个信号处理算法:Fast ICA算法、CICA算法、Kalman滤波算法,分别建立了基于上述算法的三种供水管网物理漏损流量分析模型:Fast ICA模型、CICA模型、Kalman滤波模型,以实验室供水管网漏损工况实验所得数据进行模型校核,相似系数依次为:0.7834、0.9454、0.3351;综合分析11个评价指标,三种模型中CICA模型性能最好。所建CICA模型以供水管网总流量和管网入口处自由水头为输入参数,并以输入参数构建参考向量,利用了分区计量供水管网的实时水力参数,是对数据高阶统计信息的挖据应用,很好地解决了物理漏损流量与水头关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经过论证,CICA模型的适用条件是供水总流量不服从高斯分布、或者即使供水总流量服从高斯分布但是管网入口处水头不服从高斯分布时。针对CICA模型所得模拟量只提供波形信息,幅值大小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依据流量平衡原理列出了求解用水流量标准差和物理漏损流量标准差的二元一次超定方程组,研究了两个未知量的等式约束和物理漏损流量标准差的取值范围约束,实现了物理漏损流量真实幅值的还原。CICA模型的收敛性能良好,模型参数的优化取值范围宽泛。论文研究了针对几类不同拓扑形式供水管网的模型应用方法,并在实验室供水管网和实际供水管网中对模型进行验证,结论如下:CICA模型在单水源供水管网中适用性能良好,平均模拟误差小于5.0%。论文研究了CICA模型与单漏点研究结论的耦合应用方法,其中单漏点研究主要提供漏损指数取值范围约束,CICA模型提供指数类模型校核需要的物理漏损流量数据,实现了指数类模型中参数的多工况数据校核,改良了其工程应用效果。将CICA模型应用于TJ市供水管网水力模型节点流量分配中的用水模式修正,CP镇压力管理降低物理漏损程度评估,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论文对CICA模型进行了评价,与其他模型模拟方法与实测方法相比,CICA模型在评估压力管理对于物理漏损的降低程度方面优点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