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欺负是儿童间经常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行为,广泛存在于中学和小学。由于其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且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九十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的研究者开始对欺负进行干预研究,探索科学有效的学校欺负干预措施。迄今为止的干预研究都以教师作为干预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教师在欺负干预中的工作包括帮助制定、修改和补充学校的反欺负政策,组织学生学习引起学生对欺负的关注,帮助受欺负者,对欺负者进行教育,与家长沟通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帮助等等。因此教师对学校欺负的认识和态度就成为影响干预成效的关键因素。而迄今为止学校欺负领域关于教师态度的研究为数甚少,在国内更为少见。鉴于此,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教师对学校欺负的认识和态度进行全面的探讨,以为干预提供依据。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运用修订的学校欺负问题问卷对279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最后获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 1、中小学教师对不同方式的欺负行为所造成后果的评定存在显著差异,他们认为最严重的欺负行为是强迫行为或掠夺财物的行为,其次是威胁行为,然后依次是打、踢等身体伤害、散布谣言、排斥、起外号讽刺;教师认为身体欺负比言语欺负和间接欺负对儿童的伤害更为严重。与男教师相比,女教师认为欺负行为所造成的伤害更严重,她们对骂人、散布谣言和威胁三种行为的评定比男教师更严重。 2、大多数中小学教师认为学校欺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与女教师相比,男教师更倾向于认为学校里存在较为严重的欺负问题。 3、中小学教师对学校欺负发生特点的认识存在学校和性别差异。与中学教师相比,小学教师认为有更多的学生卷入欺负行为,有更多的受欺负者告诉老师自己受欺负的事;与女教师相比,男教师认为受欺负者中有更多的男孩;与男教师相比,女教师认为有更多的受欺负者告诉老师自己受欺负的事。 4、中小学教师认为,与受欺负者相比,欺负者以下特征更为明显:脾气暴躁、学业不良、身体强壮、经常焦虑、受欢迎、在家庭中经受了大量的身体惩罚和身体或情感虐待、父母管教不一致、家庭关系疏远;与欺负者相比,受欺负者在下述特征上表现更为突出:有学习困难、没有朋友、低自尊、缺乏社会技能、不自信或被动、有身体缺陷、身体弱小、父母过度保护。 5、中小学教师更多地建议受欺负者运用积极的方式来应对欺负,而较少建议使用消极策略。他们最强烈建议的一种应对策略是要求欺负者停止欺负,然后是告诉老师、告诉父母以及从朋友那里获得帮助;他们最不赞同受欺负者使用的应对策略是哭、忍受和忽略。与男教师相比,女教师更倾向于建议使用积极的应对策略。 6、总体而言,中小学教师对于处理学校欺负问题最有信心的方面是制止欺负者的欺负行为,最缺乏信心的方面是如何与欺负者和受欺负者交谈。女教师的信心水平高于男教师,中学教师的信心水平高于小学教师。 7、中小学教师认为最重要的培训内容是如何与欺负别人的学生交谈,其次是如何与欺负者的父母一起做工作;最不重要的内容是如何了解欺负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