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雌性小鼠断乳后暴露大豆异黄酮对其卵巢早期发育的影响,为大豆异黄酮对卵巢早期发育毒性作用影响的进一步研究及其机制的探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一)短期暴露实验方法1.刚断乳雌性ICR小鼠48只,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染毒剂量分别为200mg/kg、100mg/kg、50mg/kg、0mg/kg大豆异黄酮,以10ml/kg/d灌胃染毒,连续染毒14天。观察指标:体重变化,阴道开放情况,血清E2、P4水平,卵巢卵泡发育和细胞凋亡情况,及Caspase-3、Caspase-8及Caspase-9mRNA的表达。2.刚断乳雌性ICR小鼠4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染毒处理同方法1。染毒结束注射PMSG10IU/ml,48小时后腹腔注射HCG8IU/ml。随后将雌性小鼠按照2:1与雄性小鼠同笼。观察指标:受孕率、受精卵数目和受精卵形态。(二)亚慢性暴露实验方法1.刚断乳雌性ICR小鼠36只,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第一组为对照组,以10ml/kg/d连续灌胃蒸馏水35天,第二组为短期暴露组,即染毒剂量为200mg/kg大豆异黄酮,以10ml/kg/d连续灌胃染毒14天,接着给予灌胃蒸馏水21天,第三组为亚慢性暴露组,即染毒剂量为200mg/kg大豆异黄酮,以10ml/kg/d连续灌胃染毒35天。观察指标:体重变化,阴道开放情况,血清E2、P4水平,卵巢卵泡发育和细胞凋亡情况,及Caspase-3、Caspase-8及Caspase-9mRNA的表达。2.刚断乳雌性ICR小鼠3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染毒处理同方法1。染毒结束后注射PMSG10IU/ml,48小时后腹腔注射HCG8IU/ml。随后将雌性小鼠按照2:1与雄性小鼠同笼。观察指标:受孕率、受精卵和受精卵形态。【结果】(一)短期暴露实验结果1.小鼠体重各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小鼠阴道开放率随染毒剂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高剂量组及中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高剂量组小鼠血清E2平均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小鼠血清P4平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高剂量组小鼠卵巢生长卵泡构成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小鼠卵巢电镜观察对照组与剂量组未见明显异常形态变化,卵巢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高剂量组Caspase-3和Caspase-9mRNA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8mRN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各剂量组小鼠受孕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小鼠受精卵数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亚慢性暴露实验结果1.小鼠体重各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亚慢性暴露组和短期暴露组小鼠阴道开放时间均比对照组提前,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亚慢性暴露组小鼠血清E2平均水平与短期暴露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短期暴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慢性暴露组小鼠血清P4平均水平高于对照组及短期暴露组,但各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亚慢性暴露组中闭锁卵泡构成比高于其他两组,但各组间卵巢各级卵泡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亚慢性暴露组卵巢颗粒细胞染色质增多,成块状,染色质边集,细胞浆破坏较明显,可见凋亡小体,亚慢性暴露组闭锁卵泡卵巢细胞凋亡率高于其他两组,与短期暴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亚慢性暴露组卵巢组织Caspase-3,Caspase-8及Caspase-9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其他两组,但各组间Caspase-3,Caspase-8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慢性暴露组卵巢组织Caspase-9mRNA相对表达量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期暴露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各剂量组小鼠受孕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慢性暴露组小鼠受精卵数目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短期暴露大豆异黄酮对断乳后雌性小鼠主要发挥雌激素样作用,使得卵巢发育提前,表现为阴道开放时间提前,血清雌激素水平升高,生长卵泡、成熟卵泡构成比升高,受精卵数目增加;若这种暴露停止的话,近期观察卵巢功能和形态未发现明显异常,对以后产生何种影响尚无定论,是否与成年后卵巢早衰等疾病发生有关需要深入探索。2.亚慢性暴露大豆异黄酮对断乳后雌性小鼠主要发挥抗雌激素样作用,影响小鼠卵巢发育,表现为血清雌激素水平下降,闭锁卵泡构成增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增加,受精卵数目减少。但产生的影响是否可逆,具体的影响机制如何,本研究尚未涉及,有待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