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氏冥通记》长期受到忽视与淡忘,即使作为道教辅教类文本也未被置于重要位置,仅作为一个事件符号而被附庸宣扬,对文本内容形式的阐发也很少,更不必言其在南朝志怪小说研究中的地位。它常被归为志怪一类,但因其独特的形式,与其他志怪又扞格不入,在各种古小说史和小说叙事研究中被视作一块鸡肋,仅简略地将其列入各自的分类中或作为一特例搁置一旁。面对长期处于尴尬境地的《周氏冥通记》,我们试图摆脱传统类型划分的限制,找回属于其自己的独特之处,把焦点转移到文本本身透出的隐藏价值上,而不只是发现其在叙事、描写、结构、类型等外在形式上的文学意义。更重要的是,透过这一特殊文本的形式、内容所记录下的主人公周子良的精神历程,找寻一种折射出整个时代背景的精神状态,一种某一类人甚至人类共通的终极生命及审美体验价值。我们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重新认识《周氏冥通记》的旅程:先是序言部分,主要叙述有关《周氏冥通记》研究的现状及推断造成此现状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我们借鉴适当的研究方法并揣测在一全新视角下我们能发掘出的文本意义和价值。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周氏冥通记》研究的基本问题——文本归属与性质。这是我们展开研究的基础,此章对《周氏冥通记》的文本形式和内容做了整理和匡正,如作者和编者、记录和注释以及文本定性等问题。只有这一系列问题得以明确,才能为我们进一步的阐释提供较为准确严谨的文本文献资料。第二章,《周氏冥通记》编纂的独特体例——“梦记体”。在第一章的前提下,此章重点放在《周氏冥通记》表现出的特殊编写体例,即“梦记体”的分析上:先是对此概念的来源做一介绍,然后具体分析它在《周氏冥通记》中的表现,一是表现为“梦”与“见”,二是表现为“谜”与“密”,透过这两方面探寻“梦记体”体例的价值。这种独特体例所表现出的价值,有着超越文本的意义。第三章,《周氏冥通记》创作的特殊动力——宗教心理与生命体验。此章,我们试图对《周氏冥通记》文本的形成过程和生成动力进行追溯,从宗教心理到一种幻象生命体验,在这一探索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动力不是唯《周氏冥通记》所独有,而是具有时代普遍性,在其他文艺作品中也常常隐随着《周氏冥通记》所表现出的这一类驱动力。第四章,《周氏冥通记》文本的审美价值。《周氏冥通记》的审美价值不仅表现在能激发审美主体的纯粹文本艺术美感,而且有一种潜藏在文本背后却又时时伴随着审美主体的恐惧审美感,两者共同钩织了文本明暗两条审美价值链。结语部分,阐述了我们通过《周氏冥通记》研究意欲唤起的一种如何沟通古典文本与现实意义的意识,并总结文章论述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及《周氏冥通记》仍潜存的价值和挖掘可能。此外,附录——《周氏冥通记》文本注解校正。由于第一章阐释的文本记录和注释问题非三言两语所能论述清楚,且因文章结构安排需要,故将此问题放在附录进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