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分子化学是由小分子构筑基元通过分子识别、自组装、自规范等相互作用连接而形成的。超分子化学目前正在快速地发展,已经发展成为化学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将超分子的基本概念与高分子科学相结合产生了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超分子聚合物。与常规聚合物通过共价键连接不同,这种超分子聚合物单体之间是通过非共价键的连接形成的。非共价相互作用的动态特性给出了超分子聚合物许多新的特性。超分子聚合物可以作为传统聚合物的有效补充。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化学工作者已经成功地制造出种类繁多的超分子聚合物。然而,已经制备的绝大多数超分子聚合物是一维聚合物。由ABm(m≥2)单体聚合的三维超支化聚合物在加工改性、增韧添加剂、药物输送、合成材料、聚电解质、光电材料和高级涂料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设计合成了两种含有一个二苯并24-冠-8(DB24C8)和两个二级胺中心的AB2单体1、C1,单体可以通过主-客体的识别过程生成具有酸碱响应性的超分子超支化聚合物。本文包含以下四个部分:1.本文综述了超分子聚合物的研究进展。主要包含超分子聚合物的设计原则与反应机理,以及超分子聚合物研究的一些最新实例。2.合成了一个含有一个二苯并24-冠-8(DB24C8)和两个二级胺中心的有机π共轭AB2单体1。实验结果表明在二氯甲烷溶液中,加入化学计量的三氟乙酸(TFA)使得胺基进行质子化,所得的二烷基铵离子中心通过与冠醚环形成[N+-H…O]、[C-H…O]氢键相互作用而穿插进入DB24C8环内,同时伴随着共轭核心的强烈的π-π堆积作用,使超分子的超支化聚合物TFA-1定量形成。向生成的超分子超支化聚合物TFA-1中加入略微过量的叔丁基亚氨基-三(二甲氨基)正膦(P1-t-Bu)后,铵基去质子化使得超分子超支化聚合物TFA-1被完全分解。酸碱控制诱导的超分子超支化聚合物TFA-1在可逆变化的同时,伴随着共轭核心π-π堆积相互作用的可逆变化,使得体系荧光强度也随之周期性变化。3.超分子超支化聚合物TFA-1可以和四丁基氟化铵或四丁基乙酸铵形成强离子对而完全分解。在分解的同时也伴随着共轭核心π-π堆积相互作用的变化,使体系荧光明显改变。4.合成了一个含有二苯并24-冠-8(DB24C8)和两个二级胺中心的金属有机Pt(Ⅱ)配合物AB2单体C1。通过1H NMR光谱,动态光散射,粘度,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等分析方法表征了溶液中超分子超支化聚合物的酸碱可逆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有机金属的AB2单体C1,连同它的聚合衍生物,可以在溶液中进行定量,高效的,可逆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