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促进了“人的解放”,随之儿童被“发现”,中国的儿童文学在历经几千年的压抑、孕育之后终于在这场彻底的思想文化运动的推动下走上了自觉、现代化的道路,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就此逐渐萌发。在改革开放之前,受时代环境的影响,我国儿童文学大致呈现出“政治性”和“教育性”两大特点。郭风从四十年代开始创作的儿童文学,以自然中的万物为描写对象,与时代的“主流”有点格格不入,它们成了“异类”的存在。这些作品成就了郭风独有的艺术风格,它们朴素、清新、自然,不矫揉造作。 除绪论外,本文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从作家主体谈其审美选择,阐明郭风自然观的缘起。一个作家的创作无不受内在和外在两个因素的影响。他们共同缠绕,影响作家的创作趋向。 第二章尝试分析郭风儿童文学的核心观念之一自然的和谐之美。在郭风的儿童文学中流露出一种对自然的渴求与回归,作品展示的虽是自然,但更是作家的内心。他尊奉自然为一位“智者”,自己只有不断地接近他,尊重他,才能随时得到他的启迪。 第三章试图分析郭风儿童文学的核心观念之二儿童的自然成长。一个作家对儿童持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儿童观又势必影响其儿童文学观。对郭风而言,他的儿童文学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儿童心灵的完整性,让他们的心灵免遭沙漠化;另一方面也包含他对环境的隐忧,对生态道德的呼唤。 第四章立足全局对郭风的儿童文学进行整体维度的评价。“理论先行”是我国儿童文学有别于其他国家的特点,它先是形成了以周作人为代表的较为成熟的理论后,进而才有的文学创作。但是作家却很少创作出周作人所说的“有意味的没有意思”的作品,这时五六十年代郭风创作出的一系列动植物速写集才显得分外难得和珍贵,它摆脱了“文以载道”的传统,在这股走向高亢的大潮中尤其显得淡雅,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和独特性。郭风乐此不疲地描写自然中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这类题材的作品的出现也影响了后世一些新生代作家,为我国的儿童文学添加了一抹亮丽的色彩,逐渐形成“自然的母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