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肽Mytichitin-A在莱茵衣藻中的表达、纯化及活性研究

来源 :天津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ndacai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菌肽MytichitinA是2014年孙敬敬在厚壳贻贝的血清当中分离纯化得到的一种新型抗菌肽。MytichitinA的氨基酸残基数目为55,分子量大小为6.6kDa,分子内的6个半胱氨酸形成3对二硫键。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研究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在莱茵衣藻体内对MytichitinA进行串联表达并对串联抗菌肽进行活性鉴定。本研究中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抗菌肽MytichitinA在pBluescript II SK+载体上进行三片段串联,得到重组质粒pBSK-3×MytichitinA;再将3×MytichitinA克隆到莱茵衣藻表达载体上,构建出pBSK-Ble-FH6-3×MytiA和Hsp/Rbcs-3×MytiA-Paro两套莱茵衣藻表达载体;采用电击转化法将表达载体转入野生型莱茵衣藻CC125中进行异源表达。随后通过抗性筛选和Westernblotting检测,筛选出1-7、1-23、1-90、1-99、1-130五株成功表达目的蛋白的转基因藻种;采用Amido Black定量和Westernblotting分析,检测出1-90号转基因藻种目的蛋白的表达量最高,并能稳定表达目的蛋白。采用Elisa定量分析,1-90号转基因藻种目的蛋白量占莱茵衣藻总的可溶性蛋白的0.31%;通过Ni柱对3×MytichitinA进行富集,将蛋白进行冷冻干燥后,测得目的蛋白占冻干之后的蛋白的13%,利用琼脂糖扩散法对大肠杆菌0157 (ATCC35150)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单增李斯特菌(ATCC 221633)、沙门氏菌(ATCC 10467)进行抑菌活性鉴定,结果显示3×Mytichitin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0157、单增李斯特菌、沙门氏菌(ATCC 10467)均有抑菌活性,且3×Mytichitin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0157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做最小抑制浓度(MIC)实验结果显示重组蛋白3×MytichitinA有广谱抗菌活性,其中对大肠杆菌0157、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均为60μg/mL,而对单增李斯特菌、沙门氏菌的MIC为80 μg/mL。最后通过对3×MytichitinA进行特性分析发现其能耐受不同温度和pH,对不同的酶耐受性不同,对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蛋白酶K稳定性差,对胰蛋白酶稳定性较好。综上所述,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抗菌肽Mytichitin-A在莱茵衣藻中进行串联表达,并且具有抑菌活性,这为抗菌肽的获取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
其他文献
抽油机井正常生产时,录取的资料应该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变化,也就是波动的动态资料,如果抽油机井出现问题或故障,动态资料就会出现相应的变化。本文选取抽油机井日常录取
本文认为,杨景贤的女性观念具有强烈的反封建色彩。他继承了《西厢记》的反封建传统,对封建礼教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与其后的吴承恩相比,也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具有民主思想的
强化生态文明理念是长沙发展加快转型的主要动力。强力推动绿色发展是长沙发展加快转型的主要目标。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长沙发展加快转型的主要路径。
本试验观察鉴定了新近引进的龙薯14、福薯21、泉薯10号、湛薯118、广薯205、莆薯16、桂粉3号、金薯2号和湛薯20等9个南方甘薯品种的产量、薯块品质、抗病性等主要性状,应用了
面孔可信任度评价是人际交往中一种重要的特质推断,它直接决定个体在人际互动中采取接近还是回避的反应,是社会互动的门控机制,具有重要的生存适应和个体保护意义。研究表明,
"猴打棒"是秦皇岛代表性的乡土文化之一,正是在城市化背景下,它面临着退化和断层的严重危机,如何对其进行有效传承,使之不流于形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利用拉氏分析和圆筒试验的实验装置对Hexal PW30含铝炸药的本构关系进行了标定,对它的冲击起爆和作功能力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二维非线性有限元程序系统,对它的冲击起爆进行了
英语作为21世纪沟通交流的必备工具,已经慢慢深入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拉近了我们与世界的距离,使我们的生活与世界联系的也更加的紧密,英语作为可以和世界沟
阐述档案缩微品扫描、图像文件分类、图像文件维护和图像文件挂接方法。以建立图像文件名数据库为基础,自动生成图像文件名数据为条件,研究了图像文件自动分类和自动挂接方法
分别以2-甲基-5-硝基苯甲酸、2-氯-5-硝基苯甲酸为原料,经羧基氯化、Friedel-Crafts酰基化、羰基还原、硝基还原和还原胺化反应合成了4种新型的1,2-O-异丙叉基-5-芳氨基代-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