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扭曲及其影响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hldd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素资源配置效率不高(或要素配置扭曲)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中国,由于选择了“工业优先”,尤其是“重工业优先”的战略发展方式,政府对农业增长和农村发展长期以来施加了很多的限制,造成了比较严重的要素配置扭曲(林毅夫等,199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农村施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比如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乡镇企业、改革农业税费制度等,这些制度和政策的实施使得农村的资源配置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对中国农业增长和农村发展起到了非常显著的推动作用。从当前情况看,改革虽已取得显著进展,但并未真正完成,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劳动力市场不够健全、资本市场不够发达等,使得农村要素资源配置扭曲广泛存在。因此,明确农业和农村中要素配置扭曲的原因,探索其传导机制,并对这些要素配置扭曲所造成的效率损失进行切实评价已成为当前政策制定和学术研究的首要任务。  本文以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劳动力资源配置扭曲的传导机理和影响程度,对当前中国农村的要素配置状况进行有效研究,并从一个微小的切面来反映中国的实际情况,以期能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实际研究中,我们将分别考察中国农村劳动力在农业生产、非农经营和外出务工等三个方面所面临的限制,评价由此造成的要素配置扭曲程度及其影响,从而形成文章的核心内容(第三章到第六章)。其中,第三章主要突出劳动力在从事农业生产时的配置扭曲,第四章重点分析劳动力在进行非农经营时的配置扭曲情况,第五和六章则分别研究了劳动力在外出打工时面临的配置扭曲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农业生产所造成的影响。  具体来看,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安排如下:首先研究农村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的扭曲及其影响。论文将从农户利润最大化出发,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研究农户个体要素扭曲与农业全要素生产效率间的关系,并运用中国农村固定跟踪观察点的数据实证分析其扭曲的程度及原因;其次研究农村劳动力在从事非农经营(创业)时的扭曲及其影响。农户的非农经营需要相应的资本投入,但是资本市场的不完备会扭曲农户的创业行为。此处我们主要讨论财富对创业的异质性影响,并实证分析农户的创业行为扭曲,评价其相应的效率损失;最后,基于中国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研究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劳动力转移)时面临的扭曲及其影响。本部分一方面从理论上刻画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同经济结构变迁和劳动生产效率间的关系,提出测量劳动力市场扭曲的方法,并使用中国的宏观数据进行相应的实证分析;另一方面基于核算的框架来评价由于制度扭曲所造成的劳动力选择性转移对农村人口结构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通过研究本文主要有以下三个发现:  第一、中国农业内部存在较为严重的要素配置扭曲且存在地区差异。从扭曲程度来看,东部和西部地区的资本配置扭曲比较严重,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劳动力配置扭曲比较严重。经测算,如果不考虑技术因素,假设能够有效消除资本和劳动力配置的扭曲,中国农业总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有望再增长20%以上,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农户的改进空间超过30%。  第二、资本市场的不完备使中国农村劳动力在从事非农经营的行为发生扭曲。财富与农户创业间的关系呈倒“U”型,即在尾部区间,财富越高农户的创业概率反而越低。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资本市场的不完备会使农户创业天赋发生配置不当,并造成显著的效率损失。  第三,中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存在显著障碍,部门间劳动力市场被严重扭曲,且这种扭曲并未随时间的变化而减弱。劳动力市场的扭曲迟滞了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使中国农业劳动力占比年均提高26.38%,潜在劳动力生产效率损失达到16.34%;与此同时,劳动力市场的扭曲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男多女少、壮年优先”的趋势,而男性劳动力和壮年女性(35-45岁)劳动力的转移不仅仅会使农户退出农业的概率提高,耕地流出率增大,而且会降低农户农业产出及其增长率,不利于农业的长期发展。  文章的创新主要有两点:(1)从农户的理性行为出发,明确了要素配置扭曲的影响路径,从理论上建立起要素配置扭曲同经济增长的关系,实现了宏观和微观的统一。这一研究方法同样适用于对中国其他要素市场的研究,弥补了当前研究的不足;(2)从要素配置这一全新的角度对当前中国农村劳动力在就业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基于中国的实际数据分析评价了相应的影响,对理解和认识当前中国农村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我国是猪肉产销大国,但目前猪肉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并不高。本文设计了消费者视角下的猪肉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在长春市猪肉市场中销售的主要生鲜猪肉品牌——双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