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进行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渐进式改革,进入经济转轨期,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行为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计划经济信贷理论和西方标准信贷理论无法解释的惜贷现象,制约了银行信贷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研究中国商业银行惜贷行为的形成机制,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我国金融改革政策制定的前瞻性和系统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借鉴现代西方信贷行为理论,结合中国商业银行信贷经营实际,构建了中国商业银行惜贷行为的分析模型,研究了中国商业银行惜贷行为的形成机制,并从实践角度对模型结果进行了验证,最后提出了改进中国商业银行惜贷行为的对策。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深入研究了中国商业银行惜贷行为特征,重点对中国商业银行惜贷行为的历史沿革进行了回顾,对中国商业银行惜贷行为的形成原因和主要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建立了适合中国制度特征的商业银行惜贷行为分析框架。其次,深入研究了中国商业银行惜贷行为产生的内因机制。本文提出中国商业银行风险偏好急剧转变造成了信贷人员激励约束机制的扭曲,是形成惜贷行为的根本内因,并建立相应的模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深入分析了风险偏好的转变对中国商业银行惜贷行为的重要影响,探讨了过度风险厌恶偏好对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影响机制,并从实践角度对模型的结论进行了验证。第三,深入研究了中国商业银行惜贷行为产生的外因机制。本文提出从单个银行决策来看,利率管制、抵押品不足、信用信息共享制度缺位等外部制度因素使得商业银行难以设计分类均衡的债务契约,强化了信贷人员的激励不足和约束过度问题,进一步导致惜贷行为的发生;从多个银行竞争角度来看,市场竞争结构缺陷使得银行间博弈形成中小银行对大银行的信贷模仿行为,导致“惜贷”进一步加剧。本文建立模型深入研究了利率管制、抵押品与法律环境、信用信息环境以及市场竞争结构对中国商业银行借贷行为的影响机制,并从实践角度对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最后,在总结全文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改善中国商业银行惜贷行为的对策及建议,一是深化金融业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二是完善抵押品法律制度建设,提高审判机关的执行效率;三是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共享制度,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四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步伐,完善风险补偿机制;五是促进银行业务多元化,培育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第一,针对转轨期多变的体制因素,提出了系统的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理论,全面地探讨了转轨期中国商业银行惜贷行为变化原因、演化规律及发展趋势;第二,建立了内外分层的分析研究模型,运用模型对影响转轨期中国商业银行惜贷行为的诸多因素进行了研究;第三,提炼出风险偏好变化因子作为转轨期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异常的根本内因,补充了现代西方信贷行为理论分析中国实践的理论盲点。第四,在外因作用分析上,以各外因对风险偏好态度及相应的信贷激励机制所起作用为逻辑纽带,建立了基于外因之间层级递进关系的结构式分析模型,研究了利率管制等外因在惜贷行为形成过程中的独特作用,并为将来增加新的外因分析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