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后工业人文精神回归的大背景下兴起的绿道运动(greenways movement)距今已经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在西方国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对于我国来说,绿道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都尚处于起步阶段。伴随着大运河申遗工作的正式启动,杭州不遗余力地开展了运河综合政治和保护的工作,“依河而兴”将成为杭州与运河关系的新的回归,而运河拱宸桥区段作为杭州运河综合治理的启动段,在生态修复、遗产保护、滨水开发等城市建设理念沉淀要优于其他区段,一方面它包含了相当多的运河综保工程的重点项目,另一方面,它是杭州城市与运河的古往今来千丝万缕的关系的重要载体。因此,本研究选取运河拱宸桥区段这个建设成果相对集中、理念沉淀相对先进、与运河相对密切的区段作为样本,希望将绿道这个具有前瞻意义的理念尝试性地植入,以指导当前杭州运河综合治理和保护的工作。西方绿道理论研究和实践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而运河拱宸桥区段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为绿道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伴随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和保护工程二期接近尾声,该区段沉淀下来的先进的开发和建设理念更是为开展绿道建设奠定了基础。本研究基于对绿道理论体系的深层解读以及国内外典型事例的分析研究,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以及评估方法的可行性,凝练出基于绿道概念并适用于本案例的适宜性评估方法。论文根据运河拱宸桥区段的资源优势和区域发展目标确立该区段绿道的目标,并利用多准则决策建立研究对象的适宜性评价体系,依次对具有潜在绿道价值的各类资源从交通通行、生态保护、文化保护、游憩娱乐这四个方面对其进行适宜性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研究运河拱宸桥区段绿道的建构可能性,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绿道系统发展策略,丰富杭州运河综合整治和保护的内涵,为城市滨水空间发展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