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与晚明佛教——以经典诠释为中心的佛教思想史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jin4f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明时期,佛教经典的诠释成为佛教义学兴起的标志与主要形式。此一时期的佛教,呈现出融通的趋势以及建立思想传统的倾向。中国佛教思想传统的建立,需要确立与之相应的“根本经典”,《楞严经》就是晚明佛教所重点诠释和弘扬的经典之一。   《楞严经》在唐代成立之后,便以其丰富的义理与独特的宗趣,成为中国佛教释经者关注的对象。唐代以降不断涌现的注疏,成为《楞严经》“圣典化”的重要形式。中国佛教各宗派对《楞严经》的诠释,逐渐形成了诸多的诠释群体与诠释谱系,也展现了佛教经典诠释的独特景观。   晚明《楞严经》的流行,集中表现于佛教各宗派乃至儒、道两家对此经的注疏。在此过程中出现的诠释上的分歧与冲突,恰恰反映出晚明佛教思想的融通趋势以及此中的紧张关系,也展现出此一时期中国佛教思想史的独特面貌。   本文梳理了《楞严经》圣典化的历史过程,阐述了《楞严经》的义理结构及其宗趣,重点分析了《楞严经》诠释背景下晚明佛教思想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佛教中国化以及中国佛教思想传统的建立等问题。
其他文献
为了明确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对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平板共培养及室内盆栽试验比较了不同氮素水平下印度梨形孢定殖对烟草叶片的光合速率、总氮、NO3-含量
虚拟存在是网络时代的一种重要的新的存在方式,它具有不同于现实存在的新特点,这给人们的存在方式带来了诸多困惑和难题。虚拟存在方式既是科技进步和现代高科技发展的必然结
本文主要讨论哈罗德·布鲁姆在“误读”四部曲中提出的“误读”理论或者说影响诗学。布鲁姆所作的其实是从俄狄浦斯情结的角度重写文学史。诗人们焦虑不安地生活在强者诗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