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患者全身的免疫异常会导致多器官受累。目前为止,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确切病因和具体的发病机制都还不完全清楚。现阶段很多研究认为,SLE的发病与机体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功能紊乱均有关,而T淋巴细胞的功能紊乱在启动异常免疫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被认为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起始因素。Th1和Th2细胞所分泌的各种炎性细胞因子在SLE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及Th1与Th2谁在SLE发病、发展中占优势的问题成为近些年来其发病机制研究的焦点。目的:通过对比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IL-2、IFN-γ、IL-4及IL-10表达水平,分析SLE患病与各细胞因子之间的内在联系,推测Th1和Th2在SLE发生、发展中的比例关系问题,以阐明SLE的发病机制,为SLE的早期预防及预后改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60例SLE患者,活动期患者50例,非活动期患者10例,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分别取外周血,采用RT-PCR技术及ELISA方法检测IL-2、IFN-γ、IL-4及IL-10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分析比较SLE患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外周中各细胞因子的表达量的异同,同时对比活动期SLE和非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是否有区别以及判断各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各组IL-2、IFN-γ、IL-4、IL-10mRNA表达水平检测结果(1)SLE患者组中IL-2及IFN-γ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及P <0.01);IL-4及IL-10mRNA的相对表达量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及P <0.01)。IL-4、IL-10mRNA在SLE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水平与IL-2、IFN-γmRNA在两组中的水平呈负相关(P <0.01)(2)SLE活动期患者外周血中IFN-γ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SLE非活动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L-4及IL-10mRNA的相对表达量则明显高于SLE非活动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IL-2、IFN-γ、IL-4、IL-10蛋白表达水平检测结果(1)SLE患者组血清中IL-2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IFN-γ的水平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SLE患者组血清中IL-4及IL-10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及P<0.01);IL-4、IL-10在SLE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水平与IFN-γ在两组中的水平呈负相关(P <0.01)。(2)SLE活动期患者血清中IL-2及IFN-γ的表达低于非活动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SLE活动期患者血清中IL-4及IL-10的表达则显著高于非活动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及P <0.01)。结论:1. ELISA对各细胞因子蛋白水平的检测结果与PCR检测的mRNA水平基本保持一致,表现为IL-4、IL-10水平上调,IL-2、IFN-γ水平下调。2.无论在mRNA还是蛋白水平,SLE活动组患者外周血中IL-2和IFN-γ的表达量均低于非活动组,IL-4、IL-10的表达量高于非活动组,提示IL-2、IFN-γ、IL-4、IL-10的表达量可能与SLE的病情进展有关。3.整个研究结果提示我们:SLE患者体内存在Th1/Th2细胞失衡,表现为Th2应答优势。IL-2、IFN-γ、IL-4及IL-10水平的变化可作为临床上SLE患者病情诊断、监测的指标,纠正血清中IL-2、IL-4、IFN-γ、IL-10等细胞因子的失衡有可能为SLE的治疗带来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