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蓥山构造带北起宣汉-黄金口,向南经合川、宜宾至金川,为四川盆地川中低缓隆起与川东高陡构造分界线。通过对华蓥山构造带的构造样式在空间上展布特征及其过渡关系、两个地块在华蓥山位置是否有位移传递,以及华蓥山构造带的形成时间等这些问题的研究才可以解剖川中地块与川东地块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以构造地质学、断层相关褶皱等理论为基础,综合利用地质、地震剖面、遥感和DEM数据、钻井等资料,重点对华蓥山构造带上多条地震反射剖面进行精细解释,并分析其构造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同时结合磷灰石裂变径迹的方法对华蓥山构造带不同构造位置的形成时间进行研究。目前主要取得以下一些认识:1.华蓥山构造带在垂向上存在多套滑脱层,具有分层变形的特征。上变形层以中三叠统雷口坡组膏盐层为底界,发育小型的断层传播褶皱,断距不大;中变形层为寒武系-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主要发育叠瓦构造和剪切断层转折褶皱;深层次的变形体位于基底-震旦系滑脱层之间,发育基底构造楔。在构造形成序列的特征主要为先形成深层次构造,对上覆的中、浅变形层的几何形态产生影响,其后中变形层的形成构造对先进行的构造形态进行叠加与改造,上变形层的构造最后形成。2.华蓥山构造带在空间上其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是不相同的:在黄金口构造带主要在寒武系底部至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发育叠瓦构造楔,其位移量最大可达40km,同时伴随基底构造楔发育;华蓥山北段主要为一个以寒武系底部为下部滑脱层和嘉陵江组底部为上部滑脱层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大型的构造楔,其变形的位移量在10km左右;至华蓥山中段沿着构造楔的前冲断层发生突破,发育一断层传播褶皱,将寒武系地层抬升至地表,将东侧早期形成的一些构造掀斜;至华蓥山南段,由东向西的挤压逐渐减弱,受到川中地块的影响不断加强,在寒武系和志留系之间发育由西向东运动的构造楔,同时也发育由西向东逆冲的断层,其位移量可达5km左右。3.通过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史模拟的方法可以得知华蓥山构造带的隆升分为两个时段,在90-100Ma左右经历了一次隆升,在10-20Ma再次遭受快速隆升。整个华蓥山构造带的隆升时间相对较一致,在纵向上无较大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