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目的在于比较中医辨证分型中复合型颗粒与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客观评价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性、安全性。 方法:采用以病为主,病证结合方式选择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组:治疗组:A组(湿滞血瘀证型)、B(肝肾亏虚夹瘀证型)、C组(肝肾亏虚夹湿证型)、对照组:E组(非甾体药物组)分为E1(湿滞血瘀证型、E2(肝肾亏虚夹瘀证型)、E3(肝肾亏虚夹湿证型)。每日分别予中药浓缩颗粒剂及非甾体药物口服。中药组给予非甾体模拟剂,非甾体组给予中药模拟剂。两周后、四周后观察如下指标:(1)相关症状、体征。(2)疼痛标尺评分。 结果:在关节疼痛的VAS评分上,治疗1周后,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比较P<0.05;治疗2周后,两组与治疗前的比较均P<0.01,但是两组间相比P>0.05。在Lequene评分上,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异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有效率上对照组为90.0%,治疗组为88.3%;两组各项中医症状、体征疗效比较,两组的有效率(控制+显效)比较,在肿胀、僵硬及腰膝酸软的比较,有显著差异。在研究中发现治疗组中,轻、中度患者于重度患者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中药缩颗粒剂和萘普生缓释胶囊对改善膝骨关节炎症状、疼痛均有一定疗效;药缩颗粒剂和萘普生缓释胶囊在总有效率上效果相当;中药浓缩颗粒剂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