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依托“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以冈底斯东段金矿床为研究对象,在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较系统地阐述了冈底斯东段成矿带成矿地质背景及矿产分布规律,深入分析了该区成矿地质条件,总结了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进行了成矿远景分析与成矿远景区的划分。冈底斯带铜金多金属矿成矿受后碰撞陆内变形期构造控制,是后碰撞构造-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后碰撞陆内变形期构造一方面具有不均匀性、间距性;另一方面,其分布存在规律性;通过科研及最新资料搜集工作表明冈底斯带南为韧性剪切带型铜金矿床,中间为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北为矽卡岩型铅锌多金属矿床;矿带已知矿床(点)的分布反映,整个冈底斯带铜多金属成矿显示极佳,这些表明通过进一步研究,冈底斯带极有希望成为藏中南地区铜多金属原料基地,而且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这里的开发条件也是全自治区最好的,最有利建设成铜多金属工业基地,迅速转化为生产力。通过对雄村铜金矿典型矿床的的研究,说明冈底斯成矿带岛弧阶段为成矿的主要阶段之一。另一方面洞嘎-雄村矿区的的构造格架对成矿十分有利,北东侧断裂剪切带一方面因早期糜棱片岩对矿液起到有效屏蔽、另一方面因与深部导通而构成导矿通道。综合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控矿构造,矿石结构构造与蚀变组合特征等地、物、化成矿地质条件,认为弄如日金矿床成因类型为浅成低温热液构造破碎带型金矿床,具有较好找矿前景。根据成矿带构造蚀变信息及1:5万矿调新成果估算冈底斯成矿带东段资源量600吨。一个大型的金矿基地已初具规模。综上,冈底斯东段金矿床主成矿类型为韧性剪切带型铜金矿及岛弧期斑岩型铜金矿、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成矿带已经展示良好的找矿前景,值得进一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