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蒲公英属(Taraxacum F.H.Wigg.)植物是世界重要食药兼用的观赏植物资源,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欧洲中至东部及亚洲中至东部分布较为密集,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分布有蒲公英,约有70个种,新疆有30多个种,是我国蒲公英属植物的重要分布区。橡胶草(Taraxacum kok-saghyz Rodin),又被称为俄罗斯蒲公英或青胶蒲公英,是菊科(Asteraceae)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哈萨克斯坦,我国仅发现在新疆有分布,是一种重要的产胶植物。橡胶草的根系胶含量可达20%以上,且橡胶品质优良,是除了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Muell.Arg)以外最理想的天然橡胶植物资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由于蒲公英属植物染色体倍性复杂,区系地理特殊,演化关系也较为复杂,导致该属植物的繁育方式多样。该属物种常生长在同一区域,种间杂交现象严重,植物表型相似度高,给橡胶草种质资源的鉴定带来了极大困难。本文以分布在新疆的橡胶草及其同属10种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表型多样性、花粉微形态及种皮微形态特征进行研究,以期建立蒲公英属植物性状描述标准、对蒲公英属植物进行种的划分、确定种间亲缘关系,为今后培育高胶橡胶草品种及新疆蒲公英属植物核心种质建立、遗传规律研究、驯化栽培和育种创新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橡胶草及其同属10种植物的表型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根据59个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蒲公英属植物的表型多样性丰富,变异系数在7.5~67.44%之间,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136,数量性状形态多样性指数大于质量性状。59个性状的因子分析共提取出7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4.767%。因子分析表明蒲公英属植物表型分化的主要因素是花部形态性状变异。表型聚类结果显示13份材料被划分为4大类群,同一地区的大部分种聚在一起,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亲缘关系较近,但来源于3个居群的橡胶草被划分在2个类群中,表现出较远的亲缘关系。(2)蒲公英属植物花粉微形态研究结果表明,蒲公英属植物花粉以单粒形式存在,赤道面多为圆形,极面多为六边形。花粉近球形或近扁球形,极轴大小在16.18~37.53μm之间,赤道轴大小在16.88~41.4μm之间。P/E变化不显著,其中P/E最大的是莫索湾居群橡胶草为0.96,P/E最小的是红果蒲公英为0.85。萌发孔均凹陷,以3萌发孔居多,孔型近扁圆形或近圆形;不同蒲公英种间萌发孔大小差异不显著,其中,昭苏居群橡胶草花粉萌发孔最小。花粉外壁为刺状雕纹,条脊宽狭不一,脊上有小刺凸起,密度各异,最大的为荒漠蒲公英(0.44±0.18个/μm~2),最小的为昭苏居群橡胶草(0.18±0.03个/μm~2)。基于花粉微形态特征的蒲公英属植物资源种间差异显著,具有种的分类学意义,可将11份供试材料分为3组。(3)蒲公英属植物种皮微形态观察结果表明,蒲公英瘦果多为圆柱形或倒锥形,瘦果长在2.47~3.23 mm之间,宽在0.56~0.83 mm之间,其中,瘦果果体最大的是药蒲公英(3.23×0.83 mm),与其他蒲公英物种种差异显著;瘦果多为浅褐色,其次是深褐色,红褐色最少;果体上部小刺均匀排列,且有白色点状小突起,下部光滑或具小刺,不同种之间小刺大小和密度有所差异;喙基突然皱缩或逐渐皱缩,表面具小刺,同一种内喙基长度与瘦果长度比例(喙基比)是固定值。蒲公英属植物种皮形态特征稳定,可根据微形态特征划分物种并判断亲缘关系,基于瘦果种皮微形态特征,可将13份供试材料分为4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