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默片时代迄今,莎士比亚剧作一直是银屏经久不衰的题材。根据莎翁戏剧改编的电影作品已被归类为一特殊的电影类型——莎剧电影。其中,《哈姆莱特》的电影改编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皆独占鳌头。然而《哈》剧电影改编史上仅有五部英美制作,英语对白的电影改编,它们分别为劳伦斯·奥立佛于1948年,托尼·理查森于1968年,弗朗哥·泽佛莱里于1990年,肯尼斯·布莱纳于1996年,以及迈克尔·阿莫瑞达于2000年导演的电影《哈姆莱特》。评论界对《哈》剧电影改编的批评热潮方兴未艾,流派研究,心理分析研究,教育研究等各种研究手法层出不穷,但对英美两国五部《哈》剧电影的整体研究略显匮乏。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上述五部电影为研究对象,分析《哈》剧在二十世纪以及二十一世初在英美两国的电影改编历程,各时期导演对原剧的阐释和再加工,指出导演、历史与文化在将剧本搬上银幕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阐明经典剧作与大众文化的互动和关联。本论文分为三章,分别阐述《哈》剧的电影改编历经的三个重要阶段:重构阶段、流行化阶段以及逾越阶段。
第一章着眼于《哈》剧电影改编的重构阶段。本章通过分析由奥立佛导演并担当主角的《哈》剧电影,指出在此阶段,导演立足戏剧的舞台演出,对原剧进行了银幕上的重构。因此,奥立佛的电影同时具备电影媒体与戏剧演出两方面的特质。一方面,导演独到的电影导演风格、特殊的电影拍摄技法在影片中显露无余。影片虽然是英国出品,但在某些方面也带上了好莱坞古典流派的印记。另一方面,影片中舞台表演的痕迹犹在。出于导演的舞台经历,怀旧情绪以及当时的历史文化需要,奥立佛的电影作为第一部进入有声影院的《哈》剧改编,影片中突现的戏剧的舞台性表明了《哈》剧电影改编在重构阶段虽然力图完成从剧院到影院的转交,但依然不能完全摆脱强大的舞台演出传统以及经典戏剧权威对其的影响。
第二章分析《哈》剧电影改编的全盛阶段。此阶段以电影改编对原剧的全面流行化为主要特征,其代表为泽佛莱里和布莱纳于90年代出品的两部电影。《哈》剧电影改编的流行化表现在影片与舞台表演的全面脱离,导演对演员的选择,特殊叙事手法的运用,以及商业化电影技术的泛滥等方方面面。流行元素的加入填补了伊莉莎白时代戏剧与当代观众之间的时空间隙,拉近了《哈》与普通观众之间的审美距离。《哈》剧的精英文化地位已被大大的削弱,取而代之的是为更广大受众所欢迎的大众文化代表形象。受90年代商业氛围以及大众电影文化的影响,《哈》剧电影改编的流行化虽然和经典戏剧权威有所背离,但却真实反映了二十世纪末的导演对经典的理解与再阐释。
第三章集中论述《哈》剧电影改编中的逾越现象。逾越阶段游离于上述两个阶段之外,本阶段不以电影制作的时间顺序为限制。在理查森于二十世纪中叶和阿莫瑞达于新世纪伊始出品的两部《哈》剧电影改编中,导演对经典的逾越甚至颠覆都得到了很好地体现。理查森电影对经典的逾越主要表现在内容和电影技术的层面上。影片中给予乱伦关系的强调以及非主流电影技术的运用以今人眼光来开虽然不足为奇,但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显得相当激进。阿莫瑞达则在他的影片中全方位地颠覆了《哈》剧的经典权威,影片弥漫着商业时代的气息,充斥着后现代的拼接,穿插着互文与碎片相互交织,彻底颠覆了《哈》剧的权威。
《哈》剧电影改编作为莎士比亚戏剧电影改编的典型代表。是西方文化中最为经典的戏剧与二十世纪以来最流行的大众媒介的结合体。在改编过程中,电影导演不可避免地要按照自身和文化历史的需求做出选择,取舍和增补,以便将《哈》剧的精髓传达给现当代的观众。重构、流行化与逾越是不同时期的导演采用的不同的阐释手法,它们反映了《哈》剧电影改编与经典或紧或疏的关系、或近或远的距离。无论导演采用何样的手法和方式,对戏剧经典持有何样的态度,莎士比亚电影改编始终是导演理解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体。活跃在银幕上的莎士比亚改编,如同对戏剧文本的其他解读一样,都是对莎剧有效解读。电影改编在加深对戏剧理解的同时,也强调了莎剧的适普性,保持了莎翁戏剧的文化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