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四川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农业人口众多,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利用城镇化来促进农民增收已经成为四川省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使用城镇常住人口作为城镇化水平的衡量变量,利用四川省和浙江省2000-2013年的数据,站在城镇化发展对农民收入不同成份、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民增收的影响和川浙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系统的分析了四川省城镇化对农民增收的各种影响关系。得出了下述结论:首先,四川省城镇化的发展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均存在长期的正向均衡关系,但对人均纯收入各构成部分的影响力度不同,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农民人均纯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别增长约2.5%,2.5%,0.59%,12.42%和3.79%,影响力由大到小依次为: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有所区别。虽然在短期内城镇化发展对农民收入各构成部分的冲击作用很小,但长期来看其作用逐渐增强,并趋于稳定,这要求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以长期为主,短期为辅。其次,四川省城镇化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民增收都存在着积极的影响,但是其影响力度是不同的,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水平农民的收入分别可以增长约4.56,8.46和3.40个百分点,影响力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城镇化发展对收入差距扩大的弹性系数为4.56,表明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收入差距扩大4.56%。随着四川省城镇化的发展,四川省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不断地扩大。最后,对比四川省和浙江省城镇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发现虽然二省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对农民收入增长都存在较为显著地促进作用,但是无论从短期来看还是从长期来看,浙江省的城镇化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都明显的高于四川省。从弹性系数的角度来看,对四川省和浙江省来说,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农民人均纯收入可以提高2.4068%和3.9059%,我们可以看出浙江省的效用是四川省的1.6倍;短期内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调整力度分别为0.2521和0.8536,浙江省的自我调节机制也优于四川省。在实证分析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站在收入结构视角下,提炼出浙江省城镇化战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模式,即收入的协同效应。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分别站在农民不同收入结构视角、不同收入水平视角下,在借鉴沿海发达省份的经验上提出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