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城镇化发展对农民收入水平增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eur0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四川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农业人口众多,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利用城镇化来促进农民增收已经成为四川省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使用城镇常住人口作为城镇化水平的衡量变量,利用四川省和浙江省2000-2013年的数据,站在城镇化发展对农民收入不同成份、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民增收的影响和川浙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系统的分析了四川省城镇化对农民增收的各种影响关系。得出了下述结论:首先,四川省城镇化的发展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均存在长期的正向均衡关系,但对人均纯收入各构成部分的影响力度不同,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农民人均纯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别增长约2.5%,2.5%,0.59%,12.42%和3.79%,影响力由大到小依次为: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有所区别。虽然在短期内城镇化发展对农民收入各构成部分的冲击作用很小,但长期来看其作用逐渐增强,并趋于稳定,这要求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以长期为主,短期为辅。其次,四川省城镇化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民增收都存在着积极的影响,但是其影响力度是不同的,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水平农民的收入分别可以增长约4.56,8.46和3.40个百分点,影响力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城镇化发展对收入差距扩大的弹性系数为4.56,表明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收入差距扩大4.56%。随着四川省城镇化的发展,四川省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不断地扩大。最后,对比四川省和浙江省城镇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发现虽然二省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对农民收入增长都存在较为显著地促进作用,但是无论从短期来看还是从长期来看,浙江省的城镇化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都明显的高于四川省。从弹性系数的角度来看,对四川省和浙江省来说,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农民人均纯收入可以提高2.4068%和3.9059%,我们可以看出浙江省的效用是四川省的1.6倍;短期内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调整力度分别为0.2521和0.8536,浙江省的自我调节机制也优于四川省。在实证分析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站在收入结构视角下,提炼出浙江省城镇化战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模式,即收入的协同效应。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分别站在农民不同收入结构视角、不同收入水平视角下,在借鉴沿海发达省份的经验上提出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正>在传统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略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而只注重学生对于教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然而,学习不是简单的记忆也不是强制性的理论灌输。传统的课
法治是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法治化程度越高,社会治理越接近善治。本文以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中的实践路径为研究内容,分别从坚持法治思维,树立社会治理法治理念、加强法治
<正>常州市钟楼区科技实验幼儿园是一所坐落于常州市钟楼区清潭新村内的江苏省优质幼儿园,占地面积3565.1平方米。开设了科发室、做中学室、蒙台梭利室等多个专用活动室。我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充满趣味的中国谚语深得留学生喜爱。对于日本留学生而言,中国谚语的学习培养了他们对汉语的兴趣,增进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也提升了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而日本自中国唐朝起,受到中国文化深刻的影响,因此日语本身也拥有丰富的谚语。经过千年的发展,今天的中日谚语既一衣带水又独具特色,中日谚语间天然的联系和区别对日本留学生学习汉语产生了很多影响。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提升,越来越多日本留学生到
温瑞塘河流域面积74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2平方公里,主河道33.85公里,大小河流共1170多公里,是温州人民的母亲河、温州城市的血脉。千百年来,她孕育了一代代温州人,留下了悠久
近年来,美人蕉在园林绿化中应用较多,其适应能力强,花色鲜艳,全国各地均可栽种,有“美好的未来”之寓意,在栽培中,一些病虫害的发生影响了其生长和观赏性,文章对其几种常见病害的发生
社会调查法主要是指通过对社会调对象的问题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人们对某一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观点和想法,某种程度上来说,社会调查法属于社会舆论、情报的一种调研活
S银监分局作为银监会地市级派出机构,于2004年2月正式挂牌,自设立以来,充分履职,推动辖区银行业机构加强内控建设,加大风险处置力度,完善银行业组织体系建设,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加大
红外热像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非接触、精度高、范围广、易于实现自动化和实时观测等优点,目前是非接触式检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红外热像技术的研究情
X市城市低保与就业联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全市城市低保对象中,有劳动能力而未实现就业的比例还比较高,占成年人的比例为54.5%,在城市低保总人数中的占比也达到了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