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吸痰是临床上甚为重要的一种常用治疗技术,但现有的吸痰技术存在许多缺陷:例如常规吸痰采用单通道吸痰管进行气管浅部吸痰,主要凭操作者的主观感觉和经验,盲目插管进行吸痰,这可能会导致气管粘膜损伤、吸痰不彻底及吸痰时间延长。而浅部吸痰,只能将气道上部痰液吸净,不能彻底吸出全部痰液,其气管深部的痰液易形成痰痂堵塞气道并导致肺内感染。目前,虽可通过在喉镜或纤支镜引导下明视吸痰,但需在局麻基础上进行,操作复杂,在病人情况极差、严重衰竭、心肺功能不全、严重心脏病、主动脉瘤等患者不宜作此操作,由于上述两种方法均需有丰富经验的医师操作,手续繁琐,费用昂贵,不可能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本项目组设计研制一种可视化吸痰仪,通过微型光纤成像提供吸痰过程的实时图像,并行模拟实验、离体实验及动物实验,对其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验证。第一部分可视吸痰系统的研制——可视吸痰仪的研制目的:研制用于临床吸痰的可视吸痰系统。系统设计:该系统包括显示器、内窥镜摄像光源系统及三腔吸痰管。内窥镜摄像光源系统FVS-001MI由四部分组成:冷光源摄像系统、超细软性内窥镜、显示器、计算机采集系统。超微型光纤纤芯的传像束直径为0.45mm,其前端配有微型的光学透镜,为满足深部吸痰的需要,全长2200cm,工作长度为50cm,外径为0.90mm,其成像系统采集显示像素高达48万以上,导光部分由120根光导纤维组成,每一根直径为0.035mm。三腔吸痰管长度50.0cm,管腔外径为5.0mm,内部分为三个腔道:光纤通道(内径=1.5mm)用以放入成像光纤;吸痰通道(内径=2.5mm)与普通吸痰管作用相同;特设的供氧通道(内径=1.0mm)。结果:使用超微型光纤对图书及管道(内径=1.5cm)进行成像,其显示清楚,能够观察到清楚图像,显示像素达48万以上,可满足临床吸痰对气管的观察要求。通过白平衡按键对光源亮度进行调试,光源的亮度值选择为12~15最佳,用采集卡采集图像。同时比较两种吸痰管对吸痰量的影响,在相同时间(15秒)及负压(200mm Hg)下用两种吸痰管在容器内直接吸取1.5%和3.0%浓度的模拟痰液(n=20),传统吸痰管的吸痰量为46.33±9.56g、53.09±8.09g,三腔吸痰管为35.22±1.47g、42.67±3.41g。结论:可视吸痰系统采用光纤成像技术,实现了可视化界面,可提供吸痰过程中的实时图像,满足设计要求,为床旁吸痰操作提供了成套原型仪器。在直接吸痰时,三腔吸痰管的吸痰效率低于传统吸痰管(n=20,p <0.05),说明三腔吸痰管的吸痰通道内径需要进一步扩大改进提高吸痰效率。第二部分可视吸痰仪的模拟及离体肺吸痰实验目的:采用可视吸痰仪行假人模拟实验及离体肺气管内吸痰实验,评价可视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在假人气管、支气管及离体猪肺气管、支气管不同部位注入不同浓度的模拟痰液,采用不同吸痰进入通道(口腔、鼻腔、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处),对比可视吸痰仪吸痰可行性及比较两种吸痰方法的吸痰效率。结果:假人模拟吸痰实验中,经口腔、鼻腔、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处四组中,相同时间(15秒)及负压(200mm Hg)下1.5%浓度模拟痰液(n=40),可视吸痰系统的吸痰量为11.53±1.18g、10.73±0.66g、11.50±0.71g、10.97±0.85g,传统吸痰系统为10.05±1.76g、9.55±0.64g、10.25±0.91g、9.35±1.38g;3.0%浓度模拟痰液,在四组中,可视吸痰系统的吸痰量为11.74±1.67g、10.25±1.15g、11.05±0.97g、11.23±1.79g,传统吸痰系统为8.84±1.11g、8.35±1.29g、10.61±1.05g、8.40±1.25g,可视吸痰组与传统吸痰组的吸痰量均有差异(p <0.05)。在相同时间(15秒)及负压(200mmHg)下进行猪肺气管吸痰实验(n=40),直接插入、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处三组中,1.5%浓度模拟痰液,可视吸痰系统的吸痰量为6.91±0.49g、7.27±0.71g、6.59±0.88g,传统吸痰系统为5.28±0.64g、6.39±0.91g、5.98±1.38g;使用3.0%浓度模拟痰液,可视吸痰系统的吸痰量为6.37±1.15g、7.98±0.97g、7.35±1.79g,传统吸痰系统为5.64±1.29g、6.19±1.05g、6.90±1.25g,可视吸痰组与传统吸痰组的吸痰量均有差异(p <0.05)。结论:可视吸痰系统对模拟假人气管吸痰及离体猪肺吸痰均具有可行性,并比传统吸痰系统吸痰效率更高,更易操作,为活体动物实验提供了前期基础。第三部分可视吸痰仪的动物吸痰实验目的:可视吸痰系统及传统吸痰对家犬生痰模型吸痰实验,评价可视吸痰系统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18只健康成年家犬,随机分为可视吸痰组(n=9)和传统吸痰组(n=9),通过机磷中毒法建立稳定犬生痰模型,建模后对两组分别使用可可视化吸痰和传统吸痰操作,采用不同吸痰进入通道(口腔、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比较两种吸痰方法的的效率及对气管的损伤程度。结果:(1)在相同时间(15秒)及负压(200mm Hg)下采用经口腔、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三种通道进行吸痰操作(n=36),可视吸痰组吸痰量为7.07±0.71g、8.75±0.68g、8.42±0.76g;传统吸痰组中,吸痰量为6.60±0.73g、7.78±0.59g、7.55±0.61g。可视吸痰组在相同负压及时间下吸痰效率高于传统吸痰组(p <0.05)。(2)比较可视吸痰组与传统吸痰组吸痰过程中,家犬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及血气分析数据,可视吸痰组的吸痰时的血氧饱和度高于传统吸痰组(n=36,p <0.05);心率、血压及血气分析数据均没有明显差异(n=36,p>0.05)。(3)对家犬的气管粘膜HE染色,传统吸痰组的炎性细胞浸润及粘膜糜烂比可视吸痰组更为严重(n=9,p <0.05)。结论:可视吸痰仪可提供动物吸痰过程中气道实时图像,与传统吸痰系统相比,具有吸痰效率高,气管损伤程度小,血氧饱和度高的优势,且更易操作,为临床吸痰实验提供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