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以GDP年均超过9%的增长速度,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地方政府投资对于拉动经济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异化所带来的产能过剩、内需不足、经济转型升级困难等问题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这些问题对国民经济的阻碍作用愈发凸显。如何规范我国地方政府投资行为是决定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增长的重要因素。引发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异化的因素是复杂的,基于我国经济运行中金融抑制普遍存在与依赖地方政府投资两个典型特征以及一些学者证实地方政府投资受融资约束的相关研究,本文认为金融抑制是导致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异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首先对金融抑制与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相关文献进行重新梳理归纳,对两者的历史进程及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深入挖掘金融抑制、地方政府投资行为之间的作用机理。本文认为金融抑制会导致私人投资不足、内需不足以及经典的货币政策失效,从而只能依靠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同时金融抑制又会造成政府投资缺乏融资约束。因而理论上金融抑制既是加剧政府投资冲动的主观动机因素,又是地方政府投资缺乏融资约束这一客观条件的因素,从而导致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异化。此后,本文构建了金融抑制影响地方政府投资规模的计量模型,采用了2003-2015年省级面熟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抑制与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金融抑制会加剧地方政府投资冲动,导致投资规模扩张。降低金融抑制程度,有利于规范地方政府投资行为,进而促进经济良性增长。据此文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如下:一方面进一步放宽银行类金融机构的限制,加大竞争程度,打破国有银行垄断格局。加速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加大国有股退出,完善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实现国有银行的产权改革,实现金融深化;另一方面在官员绩效评价体制上应减少对经济增长的比重,引入公共服务相关的指标,从制度激励上转变政府的投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