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动态监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骨髓微小残留病(MRD)对其复发的意义;探讨MFC联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动态监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MRD与WT1基因表达水平对其复发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住院的167例ALL患者中的44例进行长期随访,通过MFC检测其首次诱导化疗缓解(CR1)及每次巩固化疗后骨髓MRD水平302人次,平均7次/例(2次-16次/例),同时检测骨髓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及血液科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住院的91例AML患者,包括63例初治患者与28例已进入巩固治疗患者,通过RT-PCR检测63例初治患者诱导化疗前WT1基因表达水平(并检测50例健康人骨髓WT1基因表达水平),共对42例AML患者(初治开始14例,缓解后开始28例)进行长期随访,通过MFC检测其CR1及每次巩固化疗后MRD水平256人次,平均5次/例(2-7次/例),RT-PCR检测其CR1及每次巩固化疗后骨髓WT1基因表达水平256人次,平均5次/例(2-7次/例),同时检测骨髓细胞形态学的变化。追踪复发或随访截止至2016年2月底。结果1)MFC动态监测44例ALL患者CR1后骨髓MRD水平,骨髓MRD>1%组21例,复发15例(71%),骨髓MRD≤1%组23例,复发3例(13%),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2)MFC动态监测44例ALL患者CR1后骨髓MRD水平,31例伴有高危因素患者中18例出现骨髓MRD>1%(58%),13例无高危因素患者中3例CR1后出现骨髓MRD>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0.05);3)44例ALL患者中有23例CR1后骨髓MRD≤1%,其中13例伴有高危因素患者中2例复发(15%),10例无高危因素者中1例复发(10%),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5,>0.05);4)63例初治AML患者中,59例诱导治疗前WT1基因呈高表达,高表达率达94%,中位表达水平为5.2×103(1.25×102~4.87×104);AML患者WT1表达水平在诱导缓解后呈不同程度下降,下降范围为3.50×102~4.86×104,诱导缓解前后WT1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50例健康人WT1表达水平为0-110,为不表达或极低表达。5)42例AML患者中,CR1后WT1表达水平>110组21例,复发12例(57%),WT1表达≤110组21例,复发2例(9.5%),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6)42例AML患者中,CR1后骨髓MRD>1%组16例,复发8例(50%),骨髓MRD≤1%组26例,复发6例(23%),复发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72,>0.05);7)对AML患者CR状态的94份骨髓行MRD及WT1基因表达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二者呈正相关(r=0.472,P=0.001);42例AML患者中,CR1后骨髓MRD与WT1表达任一出现高水平组25例,复发12例(48%),两项均全程低水平组17例,复发2例(12%),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05)。结论1)ALL患者CR1后骨髓MRD>1%时复发率高;2)伴有高危因素ALL患者与无高危因素ALL患者比较,CR1后出现骨髓MRD>1%概率高;若ALL患者CR1后骨髓MRD持续≤1%,不论伴或不伴有高危因素,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3)初治AML患者WT1基因呈高表达,健康人中WT1基因不表达或极低表达;4)AML患者CR1后骨髓MRD与WT1基因表达水平呈正相关,联合MFC及RT-PCR动态监测AML患者CR1后骨髓MRD与WT1表达水平可提高AML患者残留检测的阳性率及提示复发的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