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知识的传播也在不断改进,大学作为新知识新观点萌发的主体,以及文化知识的主要传播者,能否发挥其最大效用服务社会服务国家显得尤为重要。尤其近些年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承担起更多更大的责任,不论亚丁湾护航、利比亚维和,还是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实施的一系列挽救措施,或是方方面面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社会能源、金融、服务等领域的政策实施,都离不开知识的普及和全民素质的提高,而大学在这里无疑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知识的剧烈碰撞中,大学中的学术团体将会发展成为什么形态,学术团体由谁管控如何管控,这些都将大学治理问题推向风口浪尖,而学术自治体的构建无疑为这些疑问提供了圆满的解决方案。以构建学术自治体为新视角深化大学治理改革是国家及辽宁省实现科教兴国和创新驱动战略意图,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区域的迫切要求,同时也来源于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来源于大学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基于此,本文回顾了相关研究文献,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在分析和研究学术自治体构建的过程中,提出“大学治理转型”①这一概念,认为学术自治体构建实际上就是大学由原有的行政型治理转向学术型治理的过程。通过建立学术自治体的动态演进模型从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的角度分析学术自治体的演进过程,详细揭示了行政型治理模式向学术型治理模式转变的内在需求和外在动力,并对构建的理论分析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究其内在运行机制,其理论模型的演进模式体现在大学发展之初学校的各利益主体定将其自有的资源与大学分享,并不断判断各自的付出与争取到的资源或权力是否平衡,经过比较确定各自未来的投入计划,各利益主体在资源与权力的博弈过程中最终实现一种动态均衡,各自获得相对更为公平的资源和权力。在这种逻辑的指导下,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根据现有文献、国内外大学的对比以及我国大学治理改革现状的收集和整理,本文提出大学治理转型的路径,即学术自治体的构建,并提出其理论分析模型,明确其变革方向,一是从大学的利益相关者角度,使其内部和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学校的治理,在其寻求自身和学校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形成稳定的权力结构及制衡机制,当然,在每一次的演进过程中,同样需要进行学校管理的去行政化,推进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相对分离,保证学术权力的地位,为学校实现其广泛的社会价值奠定坚实基础。(2)本文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去掉区分度不高的题项和相关度不高的控制变量之后,验证了理论假设,利益主体参与管理可以促进学术自治体构建,同时,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相对分离也有助于学术自治体的构建,并且,利益主体参与管理对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相对分离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对高校的去行政化起到了支持作用。(3)基于文献和本文的理论模型,从中整理出相关的大学治理转型的对策和建议,并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了高校利益相关者对这些对策和建议的认同程度,其建议包括教职治理的中心需下移、加强学校的软件硬件建设、加强对教师的激励、增加学生的权力,同时,要听取社会的声音,扩大社会力量参与大学治理,保证大学的学术成果和培养的人才适应市场的要求,同时大学要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大学要获得政府的支持,但同时也要避免政府监管过严的局面,确立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