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赛艇运动训练监控中常用心率、测功仪功率、血乳酸浓度进行监测,这些指标反应的是全身性、整体性的机能变化,且不能准确、及时、有效的反应赛艇运动员的局部身体机能状态,而血乳酸又不易在运动过程中监测且具有一定损伤性。表面肌电在运动训练的监控中能及时的反映运动员训练时局部肌肉状态,能监测肌肉的发力顺序、肌肉的收缩速度、肌肉的力量、肌纤维的类型、肌肉的疲劳程度等,且监测过程中没有损伤性。本文从训练实际出发,对赛艇运动员全力2000m测功仪测试中心率、功率及表面肌电变化特征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分析赛艇运动员肌肉的发力顺序,肌肉的力量贡献,从整体到局部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况进行监测,探索分析积分肌电(iEMG)、平均功率频率(MPF)、心率和测功仪功率在全力2000m测试中的变化特征。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测试对象在全力2000m测功仪测试中,所有测试对象的心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心率在整个测试过程中逐渐增加,增加幅度逐渐变小,逐渐进入相对稳定阶段。2所有测试对象在第一个500m的输出功率最大,多数测试对象第三个500m输出功率最小,可以看出是国内外高水平运动员常采用的“1-3”战术模式,但各段功率的差异较高水平运动员大是其不足;成绩最好的测试对象在全程中输出功率最为稳定,成绩最好;说明赛艇运动员在比赛中各分段速度差别不应过大。3表面肌电直观图能较好的评价运动员主要发力肌肉的发力状态。能一定程度说明:各主要发力肌肉的同步化和异步化放电现象,各主要发力肌肉的发力大小、发力持续时间长短,各主要发力肌肉的发力顺序。4表面肌电能量化分析赛艇运动员的力量贡献,分析时应综合放电总量、放电持续时间以及放电峰值整体分析。分析认为各名测试对象的各肌肉力量贡献特征是:股内侧肌提供较大的力量输出且发力持续时间较长;三角肌后束和肱二头肌的放电峰值和总的放电量都较大,但发力持续时间较短;竖脊肌和背阔肌放电量较小,但放电持续时间较长。5表面肌电能量化分析赛艇运动员的肌肉发力顺序和持续用力时间。测试对象发力时序特点基本一致,各主要发力肌肉开始发力的发力顺序是股内侧肌、竖脊肌、背阔肌、三角肌后束、胫骨前肌、肱二头肌。各主要发力肌肉的达到最大用力环节顺序是股内侧肌、竖脊肌、背阔肌、三角肌后束、肱二头肌、胫骨前肌。测试对象各肌肉的发力持续时间依各肌肉发力顺序逐渐减少,在发力过程中各块发力肌肉的用力速度依各肌肉发力顺序逐渐加快。6研究发现个别测试对象在全程中的平均积分肌电值随时间序列增加,输出功率较为稳定;多数测试对象在全程中的平均积分肌电值随时间序列减小或保持不变,输出功率下降。多数测试对象不同肌肉的积分肌电值在测试全程中变化趋势不一致,说明运动员各肌肉的贡献率在全程中有一定变化。7研究发现测试对象各主要发力肌肉平均功率频率(MPF)在测试全程中变化不大,多数测试对象各主要发力肌肉的MPF略呈下降趋势或者不变,个别测试对象各主要发力肌肉的MPF略呈上升趋势。多数运动员在测试全程中,放电持续时间较短的三角肌后束和肱二头肌的MPF呈上升趋势或不变,放电持续时间较长的股内侧肌和竖脊肌的MPF呈下降趋势或不变。8在全力2000m测试中测试对象的瞬时功率与对应的积分肌电值有较好的一致性,而心率是增加的的,平均功率频率变化较小。测试对象心率的增加、各肌肉总的积分肌电值的增大、平均功率频率的增大都能维持机体较大功率输出或增大功率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