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4年国家对水果进行了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流通体制改革后,中国柑橘产业迅猛发展,现在中国柑橘年产量已跃居全球第二,成为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近13年来中国柑橘单产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远远低于美国,世界第二的年产量完全是靠种植面积换来的,入世后中国橘农又面临着减收的压力。以上诸多问题使得如何提高中国柑橘的单产水平,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柑橘产业的竞争力,同时保证中国橘农净收益的稳定增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却很少有人对柑橘单产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尤其是对生产要素投入量变动对橘农净收益的影响做定量的研究,在国内基本没有。 本论文的总体研究目标是探讨影响柑橘单产的各种因素,并结合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分析中美两国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合理性,为中国柑橘产业资源配置结构调整提供依据。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本文的具体研究方法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建立柑橘生产函数模型;根据模型估计结果,确定影响中美两国柑橘单产的投入要素,及各种投入要素对单产影响的性质和程度,定量分析投入要素的变化及其对柑橘单产和橘农净收益的影响,测算中美两国柑橘产业的技术进步贡献率;结合资源优化配置原则,计算得到中美两国柑橘生产要素最优配置结构,分别与各国现实的资源配置加以对比,并对两国柑橘产业的资源配置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为调整中国柑橘生产要素配置结构提供政策依据。本项研究的实证模型采用丁伯根的动态C-D生产函数模型,选取中美两国1991-2003年柑橘全国平均投入与产出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以上模型进行估计,估计方法如下:采用最小二乘法(LS)估计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采用索洛余值法估计技术进步贡献率;根据“各种要素的边际产量都分别等于其投入产出价格比时效益最佳”的资源配置原则估计中美柑橘产业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结构。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柑橘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过程中各投入要素变化频繁;中国柑橘产业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隐患;化肥、植保费、劳动是决定中国柑橘单产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化肥对中国柑橘单产和橘农净收益的影响为正,植保费对中国柑橘单产的影响为负,劳动对中国柑橘单产的影响为正;中国柑橘产业的技术进步贡献率有待提高;中国柑橘生产要素配置不够合理,化肥、劳动投入长期处于严重缺乏的状态,远远低于化肥和劳动的优化值。 最后,结合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保证中国柑橘单产和橘农净收益持续稳定增长,促进中国柑橘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