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对科技服务业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z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现代服务业成为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为制造业等传统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服务业将现代知识和技术转化为无形的智力服务,是科技与经济结合最紧密的领域之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瞄准了国内低廉的劳动力市场,纷纷以独资或合资的形式进入国内市场,一方面,跨国公司进入或参与东道国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将国外先进技术、生产工艺、管理理念、营销策略等知识带入国内市场,并在经营过程中非自愿的扩散到国内企业,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另一方面,跨国公司为获取更多利润,会利用知识产权政策形成技术保护来阻止技术转让或溢出,国内企业就无法从核心技术溢出中获取利益,同时由于国外先进技术的进入会对国内企业形成技术依赖,导致国内企业在自主创新上投入减少,甚至产生“挤出效应”。基于此,本文以我国科技服务业上市公司为例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是否存在溢出或挤出效应?又或是二者同时存在?首先,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后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服务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是双向的,知识资本和吸收能力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外商直接投资会对国内知识资本产生“溢出或挤出效应”,吸收能力不同的企业,外商直接投资对其影响也不同。其次,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即DEA模型)测算样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并以此为基准,对样本企业的吸收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然后,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提取出样本企业知识资本的三个维度,分别命名为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关系资本,并从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运用2012-2017年科技服务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多元层次回归分析,同时引入企业知识资本的中介变量和吸收能力的调节变量,来探讨FDI如何作用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论文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行业外资开放程度对企业创新能力存在抑制作用。(2)外资持股通过促进人力资本、关系资本的积累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3)加强行业间上下游企业的交流合作有利于科技服务业创新能力的提升。(4)扩大行业外资开放程度会抑制企业创新,增加外商持股会促进企业创新,但对于吸收能力过低的上市公司来说,外商持股对其创新能力反而起抑制作用。最后,本文分别从政策和管理两个方面提出抑制外商直接投资“挤出”效应的对策建议。政策上:调整外资政策,改善内资企业投融资环境;引导高质量外资流向科技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产业升级。管理上:积极培育企业内部知识资本,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有效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强消化吸收再创造能力。
其他文献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创设情境,鼓励、尊重、激励、引导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带来的魅力。教师要通过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励性评价、以生为主的民主课堂,激发学生学习
如今国内外金融形势日新月异,众多银行以及金融机构百家争鸣。近些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增长迅猛,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相应提高。大家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已不再是早些年前单纯的存款、取款和贷款业务。加之科技的不断进步,催生出众多的金融模式。现如今银行的角色更多的是金融服务的提供者,客户在银行生存和发展中变得越来越重要,银行获得客户的关键是服务的质量。因此,传统的大型银行必须要重视新形势下客户对银行金融服务的新需
众所周知,银行属于一个特殊且具有高风险的企业,但银行在金融风险防范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村镇银行作为新兴微型金融机构,在经济新常态、利率市场化进程下,村镇银行基本上都设立在经济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面对更复杂更多变的经济环境,因体量小、网点设立少、业务种类较少、贷款投放范围受限、人员素质较低等情况,出现了揽储压力增大、投放信贷难度加大、信贷资金供需不平衡、转型升级困难等方面压力,如何测算村镇银行对风险
目的:确定不同动物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物种进化中的关系.方法:运用分子生物学工具软件Generous检索NCBI数据库HMGB1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和构建进化树.结果:获得39种动物HMGB1序
镁合金由于具有比重小、抗震能力强、导电及导热性能良好等诸多优点,在航空航天、汽车和3C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耐蚀性能的不足严重限制了其应用,开展镁合金的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