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管性痴呆是常见的老年期痴呆之一,它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又因其病因较明确、治疗途径广泛、有希望治疗而成为当前神经科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脑白质疏松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已被认为是血管性痴呆的主要病因之一。而脑白质疏松的主要病理变化为脑白质局限性或弥漫性脱髓鞘,电镜下主要表现为髓鞘及少突胶质细胞的病理损害。髓鞘染色表现脑白质中髓鞘区域缩小,排列疏松。因此,通过观察拟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的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的病理变化及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变,并进行对比研究,可判断不同药物对脑白质疏松及血管性痴呆的影响,从而推断出该药物能否通过治疗脑白质疏松而达到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目的。为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道路。本实验采用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造成大鼠反复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制备出拟血管性痴呆模型。然后再给予甲基维生素B12治疗,通过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变化,<WP=31>通过电镜观察大鼠脑皮质下白质中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的病理变化,通过髓鞘染色观察髓鞘的脱失情况,探讨甲基维生素B12对以脑白质疏松为主要病因的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实验选用雄性健康Wister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及缺血再灌注药物治疗组(简称治疗组),每组又根据手术时间点不同分成1周组、2周组及4周组。治疗组于术后每日胃管内注入甲基维生素B12。Morrisi水迷宫测试结果显示:反复前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下降,表现为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较假手术组大鼠游迷宫时间长,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可制备出拟血管性痴呆模型。另外,治疗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下降幅度较缺血再灌注组小,表现为前者游迷宫时间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甲基维生素B12对血管性痴呆治疗有效。电镜结果显示:4周治疗组大鼠较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脑皮质下白质中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的病理损害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脑白质中有髓神经纤维髓鞘鞘层模糊,轴突、神经毡空化,少突胶质细胞胞膜破损,核不规则,胞质内基质空化,内质网扩<WP=32>张。而治疗组有髓神经纤维状态、神经毡结构较好,少突胶质细胞核呈椭圆形,细胞器状态良好。髓鞘染色结果显示:治疗各组大鼠比同时间点缺血再灌注组脑白质中髓鞘区域扩大,排列较紧密。尤以4周组明显。可见甲基维生素B12对以脱髓鞘为主要病变的脑白质疏松治疗有效。维生素B12为水溶性B族维生素,参与神经系统的许多甲基化反应,这种甲基转移反应在核糖核酸的合成及在碱性髓鞘蛋白合成神经系统髓鞘的过程是必需的。维生素B12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主要以甲基维生素B12的形式发挥其生理作用。国内外许多研究已证实甲基维生素B12对以脱髓鞘为主的疾病(如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多发性硬化)有良好疗效。临床上广泛应用维生素B12治疗以脱髓鞘为主的亚急性联合变性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也证明了这一点。本实验发现甲基维生素B12能减轻拟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脑白质中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的病理损害,表明其对以脱髓鞘为主要病变的脑白质疏松治疗有效。甲基维生素B12参与髓鞘修复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一些学者认为可能与溶血磷脂酸(LPA)的类生长因子样作用有关。这一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发现维生素B12与血管性痴呆关系密<WP=33>切。David等在一项前瞻性研究中发现维生素B12的补充治疗对老年认知障碍有效。Nillson等研究发现维生素B12能改善脑血流,对血管性痴呆治疗有效。但其作用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表明甲基维生素B12能改善拟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对血管性痴呆治疗有效。随着影像学及病理学的研究进展,血管性痴呆与脑白质疏松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脑白质疏松被认为是血管性痴呆的主要病因之一。本研究表明甲基维生素B12对以脱髓鞘为主要病变的脑白质疏松治疗有效,且能改善拟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对血管性痴呆治疗有效。故可初步认为甲基维生素B12能通过对脑白质疏松的治疗而达到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目的。本研究从动物行为学及神经病理学角度观察了甲基维生素B12对脑白质疏松及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为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个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