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数据处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具有统计的基本知识已成为每个现代公民必备的素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首次明确地将统计与概率作为数学学习的四大版块之一,并对各个学段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了细分。目前学生在统计知识学习水平上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这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针对初中生统计知识学习水平的现状和发展特点进行研究是有必要的。笔者抽取了重庆市5所中学423名初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学生“统计的初步认识、数据的收集与表示、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数据分析与决策”四部分学习水平进行调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该课程的设置、教科书开发、提高教学质效等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以测试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发现学生统计知识的学习水平现状如下:(1)针对“统计的初步认识”的学习水平,“总体、个体、样本”各年级学生学习水平与《标准》差异显著,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理解,初一学生与《标准》差异极其显著,而初二、三学生差异不显著。(2)针对“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的学习水平,各年级学生对“条形统计图”学习水平与《标准》差异不显著,而对“频率、频数”的理解差异显著。“折线统计图”部分,除初一学生与《标准》差异显著,其余两个年级均达到《标准》要求。(3)针对“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的学习水平,初二与初三年级学生对“方差”学习水平与《标准》差异不显著,而“扇形统计图、频数分布直方图”差异显著。(4)针对“数据分析与决策”的学习水平,初三学生总体情况比较差,未达到《标准》的要求。通过对三个年级学生统计知识学习水平进行差异比较,“统计的初步认识”部分,各年级学生“总体、个体、样本”学习水平几乎接近,“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呈上升趋势,发展良好。对“数据的收集与表示”,学生“频率、频数”和“条形统计图”学习水平差异不显著,“折线统计图”发展良好。在“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上,初二与初三年级学生“方差、扇形统计图、频数分布直方图”学习水平几乎接近。由于“数据分析与决策”部分内容学生到初三才学习,对此部分无法进行各年级的差异比较,初三学生此内容与《标准》差异显著,对高中学习这部分相关知识会产生负面影响。根据上述结论,笔者认为《标准》对统计部分的教学目标要求过高,应适当降低要求;针对统计部分的特殊性,教师应注重自身素质和统计意识的提高,通过案例和多媒体进行教学完善学生对统计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