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是现代经济的基础和核心。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运行水平决定着其他产业部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与运行水平。在工业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背后,政府行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河南省已从传统农业大省迈入新兴工业大省,是我国五个工业大省之一。“十三五”时期是河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工业经济仍然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重点,其地位不可撼动。本文通过对工业经济中政府行为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运用政府行为相关理论,综合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历史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多个角度对工业经济运行中的政府行为开展研究。工业经济在具体运行过程中,表现出综合性、即时性、延续性等特点。工业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要求政府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不过多干预市场规律,同时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合理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同时做好工业生产要素保障。政府行为在工业经济运行中,主要体现为:制定发展规划、进行行业管理、开展企业服务和运行监测等。河南省政府行为作用于工业经济运行,从历史的脉络看,初步建成工业体系时期政府计划主导特征凸显,随后的“十年浩劫”,政治斗争加剧对我省工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干扰;改革开放后,政府通过自身行为不断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和对新型工业化的探索。从历史脉络的梳理可以看出,政府行为的变迁受历史、政府职能定位、外部环境和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其主要特点表现为主动调整与被动应对共同作用。合理良性的政府行为,如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和方案,加强与各方面的沟通协调,开展业务指导和培训,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等,能够很好地推动工业经济的运行。但与此同时,长期以来,我省在工业经济运行中,也确实存在着诸如政策制定不当、过度依赖投资拉动而不重视科技创新、工业布局聚集效应不强、资源低效率配置等问题。其背后的原因,在于发展理念观念相对滞后、官员的政绩考核体系不健全、对失范政府行为缺乏有效约束和责任追究、工业经济运行管理体系滞后等问题。为优化工业经济运行中的政府行为,更好通过合理有效政府行为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从政府行为角度出发,需要进一步强化政府发展理念转变,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加大对政府失范行为的约束力度;加快工业结构优化调整,推进我省产业结构进行转型升级;使空间布局更加优化,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