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牙颌畸形被联合国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定为口腔三大疾患之一。正畸治疗是解决牙颌畸形的唯一手段。固定矫治器及其技术是口腔正畸临床上最常用的矫治器。“力”是正畸医师唯一的武器,轻力矫治是当前正畸界普遍提倡的矫治原则。1975年Nikolai将最适力(optimal force)定义为:它是可以产生最大量的理想的生物学反应及最小的组织损伤,从而引起牙齿最快速的移动而没有或者仅有很少量不适的一种力。大小合适的矫治力是使牙齿产生高效、安全的正畸移动的保证,过大的矫治力所产生过大的应力—应变将使牙周膜组织发生玻璃样变和潜掘性骨吸收,从而延长了牙齿移动的停滞期。不同的矫治力系设计对于获得高效无损伤的牙齿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实验将对临床上常用的几种直丝弓固定矫治器进行摩擦力测试及牙齿三维移动趋势研究,比较在前牙排齐阶段各自的矫治特点。一、不同固定矫治器在前牙排齐阶段的摩擦力比较。选用上颌标准牙合Typodont 40个,制作双侧尖牙龈向垂直异位及侧切牙鄂向水平异位3mm的两种实验模型,随机分为MBT组、自锁组,Tip-Edge组和MDD组,每组5个样本。0.012镍钛圆丝作为排齐实验弓丝。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样机以10mm/min的速度对实验模型进行水浴前后的摩擦力测试,位移设置为3mm,计算机每10毫秒读取一次数值记录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每个样本重复3次。结果:水浴前无论是尖牙异位实验还是侧切牙异位实验其动,静摩擦力的大小顺序均为:MBT >Tip-Edge>MDD>自锁,两两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浴后动,静摩擦力的降低率:Tip-Edge组与MBT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锁矫治器的摩擦力降低率最高,MDD矫治器的摩擦力降低率最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实验认为自锁矫治器在前牙排齐阶段摩擦力最低;摩擦力降低率反映前牙的排齐情况,MDD矫治器矫治力最轻;MDD的摩擦力及其降低率反映矫治器的临界角(θc)角度越大越有利于降低摩擦力及弓丝刚性。二、不同固定矫治器在前牙排齐阶段的牙齿三维移动趋势研究。本实验与摩擦力测试交互进行,同时使用40个Typodont的建模模型及分组。利用ATOS流动光学扫描仪对实验模型进行扫描,记录初始模型三维图像。随后放入45°恒温水浴箱水浴30min后取出立即冷水冷却,再次进行三维扫描,通过ATOS配套软件将水浴前后实验模型进行重合得出牙齿各点位移值。结果:尖牙Z轴上牙尖点与舌隆凸点移动趋势均为:MBT>自锁>Tip-Edge>MDD,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切牙Z轴上三个点的移动趋势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X轴上MDD组在三个点上的移动趋势均小于其他三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MBT组与自锁组在近中边缘嵴点,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Tip-Edge组与自锁组在近,远中边缘嵴点,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Y轴上MDD组在三个点上的移动趋势均小于其他三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MBT组与自锁组在近,远中边缘嵴点,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Tip-Edge组与自锁组在近中边缘嵴点,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实验认为在前牙排齐阶段MDD三维移动趋势最小,矫治力最轻。尖牙异位实验证实矫治器临界角(θc)越小,宽度越大,弓丝刚性越大。侧切牙异位实验证实矫治器越窄弓丝刚性越低,同时也对牙齿近远中向控制越差。综上所述,在前牙排齐阶段无论是摩擦力测试还是牙齿的三维移动趋势研究共同证实了不同的矫治器设计会产生不同的矫治力系,这为MBT矫治器、自锁矫治器,Tip-Edge矫治器和MDD矫治器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这几种矫治器的深入研发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