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逐步走入人们的生活,它不仅局限在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便捷,还进一步走入金融市场,影响人们的消费。用户可获得一定的消费额度购买心仪商品,再在规定时间内偿还预支款项,实现资金跨期调度。据统计,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独特,其在此市场中占有极大比重。但是,由于我国大学生互联网消费信贷市场兴起不久,产品和服务都相继逐渐显现出诸多弊端,而且,大学生自身对产品的感知行为和社会影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使用意向。只有了解大学生群体的需求,才能激励互联网消费信贷平台的不断创新变革。因此基于大学生角度,探究其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至关重要。此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有关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的文献以及目前针对用户的行为理论,主要通过介绍TAM模型,为本文的探究打下理论基础。继而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进行了简要回顾,对具有代表性的产品进行特点比较。并在TAM的基础上,将感知有用、易用、风险、社会影响以及消费者创新等指标纳入模型当中,构建有关个体消费行为态度以及意向的影响因素模型,并根据理论分析提出相应假设,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利用统计软件对数据实施信效度检验,以此确保此次调查的有效程度;对数据实施差异性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并且同时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对相关理论假设作出实证验证。结论表明,个体的感知易用与有用之间存在正向影响关系;感知风险与易用之间存在反向影响关系;个体的感知易用、有用、风险、和自身创新性会综合显著影响个体态度,且其中风险为反向作用;同时,个体的态度和社会影响会综合正向影响个体的行为意向。其中,大学生群体的生活费和收入高低也对于其对产品的有用性、易用性感受存在显著差异。最后,结合上述分析结果,为相关互联网消费信贷平台提供合理的可供参考建议,促进其更准确地把握大学生自身需求和感知情况,不断创新更加适合的产品,同时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