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有控股公司已经以各种形式存在于我国经济体系中,研究国有控股公司的治理,保证国有股权有效行使与监管是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效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步骤。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国有上市公司治理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国资委或政府作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以直接或者是间接持股的方式通过股东大会影响公司的项目决策和经营,国有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或高管任职也多为政府提名或派遣。另外,国有上市公司肩负着经济和社会双重目标,在公司的经营决策中,存在公司经济目标与政治目标的博弈,为达成政治目标往往会促使政府对上市公司经营决策及资源配置加以干涉,进而影响公司治理及其绩效。鉴于此,本文以2007-2013年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不同行业竞争环境下控股股东治理结构及其治理行为的有效性分性,探讨了国有企业控股股东治理结构及其行为优化问题。 本文遵循“结构——行为——绩效”的研究路径,针对不同的治理结构下控股股东治理行为的差异性,首先探讨了不同行业竞争环境下国有控股股东治理结构的有效性,根据竞争环境与治理结构效率的有效性分析,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治理结构与不同竞争环境中,控股股东治理行为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不同竞争环境下治理结构及治理行为的优化对策 本文第一章重点对研究的背景、意义及技术路线图进行概括。第二章对行业竞争环境与控股股东治理行为进行概念界定,并以双重委托代理理论、竞争理论为支撑,对控股股东治理行为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综述;第三章以2007-2013年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不同控制权结构、不同控股股东类型、不同行业视角下,对国有上市公司在不同行业竞争环境下的控股股东治理行为进行了现状分析。第四章进行了控股股东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分析。控股股东控制权结构是影响控股股东治理行为的关键因素,而不同行业竞争环境下,不同控制权结构将导致不同的控股股东治理行为效率,因此本章以控制权结构为治理结构变量,以公司价值为治理效率,重点分析了行业竞争环境与治理结构之间的有效匹配性,以此确定第五章治理行为分析的边界。第五章主要研究了控股股东治理行为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探索了不同行业竞争环境下,治理结构差异性所产生的控股股东治理行为,对公司业绩带来何种影响,为第六章提供理论依据。其中重点分析了股权性质、董事会独立性、高管的激励以及监事会约束等行为因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最后本文第六章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从控股股东治理的角度提出政策和建议。本文结论如下: 第一,市场环境中,各行业竞争状况不一。在高行业竞争环境中,分散控股类型更有利于国有上市公司绩效的提升,而在低行业竞争环境中,相对控股更利于绩效的提升。同时不管环境如何,控股股东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度均不利于绩效的提升,尤其是绝对控股。另外,相对于地方政府而言,中央政府和省政府更利于企业的绩效发展。 第二,从控股股东对董事会的控制来看,高行业竞争环境下,尤其是相对控股类型中独立董事的职能更能得到有效的发挥。行业竞争程度较弱时,尤其是相对控股类型,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不利于绩效提升。而行业竞争程度较高时,分散控股类型下,派遣董事长与公司绩效负相关。行业竞争程度较弱时,控股股东派遣总经理与公司绩效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不管行业竞争环境如何,董事长与总经理变更都不利于绩效提升。 第三,从控股股东对高管的激励来看,高管薪酬虽在不同的环境与控股类型下呈现一定的显著正相关关系,但系数太小。而且相比于低行业竞争环境,高行业竞争环境下各控股类型中,对董事会的股权激励效果更好。另外,高竞争行业中的分散控股类型,以及低竞争行业中的分散与相对控股类型中对高管的股权激励效果比较明显。 第四,从控股股东对监事会控制来看,在低竞争行业样本与相对控股样本中监事会持股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而在高行业竞争环境的市场监管下反而弱化了监事会的职能。另外,控股股东对监事会的控制度效果不明显,但整体趋势还是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升。 由此,本文通过实证得出了,在面临不同行业竞争环境下,国有上市公司所最适合的治理结构或控股股东最适宜的控制强度,并且通过实证发现,控股股东的治理行为显著影响了公司绩效的提升。因此,对于国有上市公司而言,应针对不同行业竞争环境,相应地优化其控股股东治理行为,以加强国有上市公司在不同环境下的竞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