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美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处理好大国关系的关键性环节。一个健康和稳定的中美关系不仅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人类发展。中美关系的互动是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中美两国在外交领域具有许多共同利益,但由于两国在历史文化、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思想传统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中美关系的发展总是时好时坏、一波三折,对抗与合作并存,斗争与妥协同在。本文从外交思想传统研究入手,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借鉴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模式(如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国家层次分析、结构功能分析等),采用传统的分析视角,即政治、经济、地缘、文化、意识形态、宗教等诸方面进行综合考证。从两国外交发展的历史轨迹中,撷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外交事件和代表人物,进行实证分析,提炼抽象出各自外交思想传统中蕴涵的实质性内容,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加以审视,既注意中美两国的共性,又注意两国的特性,深入探求和研究中美关系中一些带有规律性、本质性内容,结合现实和未来的需要,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求同存异,增进合作。发挥积极因素的优势,消除消极因素的危害,为中美关系的研究拓展一些思路,为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参照面,这是本文研究的主题。本文认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固然集中在现实的政治、经济、军事及战略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之上,且这些方面无疑是两国外交的最基本要素,也最直接反映出两国在国际舞台上所追求的利益。但影响两国关系的深层次的因素则是源远流长、根深蒂固的外交思想传统。这些思想传统往往渗透在人们的意识之中,形成相对稳定的思维定势,潜在地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塑造出他们在外交活动中的最基本的特征。本文的一个目的就是试图发掘和探索两国外交思想传统的主要内涵及相关要素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全文除提要和导言外,共分为十章。导言部分概述本文所研究课题的主要目的与理论意义,简要总结了中美外交思想传统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及相关的成果,明确了本文的指导思想和分析框架,介绍了本文所运用的研究方法,指出了本文的创新与不足及努力方向。论文的第一部分是外交与外交思想传统概念的考证与辨析。主要介绍了古今中外关于外交及其思想传统的定义,并对各自的内涵和要素加以剖析。总结归纳出外交与外交思想传统概念内在的价值规定性。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界定出本文中外交及其思想传统的概念,为下文的研究论述奠定理论基础。论文的第二、第三部分分述了中美两国各自外交思想传统的主要内容。关于中国外交思想传统的“路径依赖”,着重从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中提炼出独具民族特色<WP=4>的思想传统,如天朝大国思想、家国意识、和合理念、中庸之道、整体性思维和经验主义。关于美国外交思想传统的思维定势,则是从美国开国以来所形成的特有的价值观念、精神气质和思想理念中抽象出其具有代表性的外交思想传统,如美国“例外论”、“优越论”、“领袖论”、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利益至上。凸现两国外交思想传统的价值取向。论文的第四部分论述了自然地理环境对外交思想传统形成的作用和影响。分析了中华民族和美利坚民族在各自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如何构建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外交思想传统。强调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性作用。论文的第五部分重点探索中美外交思想传统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大背景。追根溯源,展示两国早期的社会结构、发展状况和重要外交场景,从两国对外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中,撷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外交事件和代表人物,进行实证分析,勾画两国出外交思想传统形成的历史脉络。论文的第六部分根据中美两国早期社会经济形态的不同,从经济基础的视角考察两国外交思想传统形成的差异。论证了形成于中国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保守意识、群体观念、专制倾向。阐述了根植于美国商业资本的民主精神、扩张意识和孤立思想。论文第七部分选取中美外交思想传统形成的政治文化因素加以研究,具体从政治制度、政治心理、政治思想这三个方面进行解析,使两国因政治文化差异而形成的外交思想传统方面的特征更加显形化和清晰化。论文第八部分针对在外交思想传统形成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伦理宗教因素进行分析,重点从宗法伦理、政治伦理和哲学伦理三个层面加以探究,比较儒教伦理与基督新教伦理的异同,从而把握两国外交思想传统本质的不同。论文第九部分主要从意识形态在外交思想中的功能和效用出发,分别论述了中国与美国外交思想传统中所表现出的意识形态因素及其影响。强调意识形态发挥作用的机制与效用。论文第十部分则是根据上述对中美外交思想传统的分析总结和提炼概括,结合两国现实的外交政策及行为,印证外交思想传统在两国外交活动中发挥的现实效应及理论意义。进而对中美两个世界性大国的秉性的异同及各自外交思想传统的实质加以比较分析,由此总结出中美关系中所存在的几大误区,认真剖析,有的放矢,走出误区,优势互补,减少麻烦、强化合作,促进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