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苏州高职院校已纷纷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心理咨询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举措。本研究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根据以往研究和资料的积累,将我国高校心理咨询的观点和模式作为参照,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编写访谈纲要,对苏州市六所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就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现状进行了质的研究。研究发现苏州高职院校学生对心理咨询工作认知度偏低,意识形态上存在一定的偏差,严重影响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推广。此外,高职院校在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时难免步入误区,如过分夸大网络心理咨询的效用而淡化传统心理咨询的作用;定位失衡,重视障碍心理咨询,轻视发展性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广度的有限与深度的局限影响了其信度和效率等。同时,苏州高职院校尚未形成有效的心理咨询工作理论与方法、缺乏相应的学科骨干和学科团队。本研究着重分析了目前苏州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工作开展现状:工作起步虽晚,发展迅速,但就目前而言形式大过内容;各院校心理咨询工作体制单一化,均是党政机关工作模式,且已经不能满足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探索新型工作体制成为今后努力的方向;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与国际标准相差甚远,期待优化、完善。本文根据研究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并通过对整个研究过程的反思,阐述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