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中国特殊社会背景下新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处于医疗保障体制的空白区域,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大量存在,这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构成了不可逾越的鸿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正是在这个时候进入到中国广大农村之中。成都市都江堰市作为首批进入新型农村和医疗试点的区县,积极探索其发展方式和发展思路,并结合后续成都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的大规模铺开,首创了统筹城乡医疗保险的成都模式。从2003年试点至今,成都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方案设计、筹资管理、受益补偿管理以及基金管理方面开创了多种运行模式,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也出现了若干的疑问,其中对其公平性的质疑就是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利用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集中指数、集中曲线以及Kakwani指数等原理与方法,以四川省成都市2006—2010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情况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对成都市各涉农区县的筹资情况和受益情况的公平性分别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成都市各区县之间参合农民人均收入相对公平。2、在此背景下筹资情况也比较公平,但个人筹资方面在垂直方向存在一定的不足,对新农合整体筹资的公平性有些许影响,但这一不公平被政府财政的补贴所缓解。3、新农合补偿方面也是比较公平的,但在门诊补偿和住院补偿之间同样存在着一些公平性的风险。4、新农合在门诊补偿的公平性要优于住院补偿,这主要是基于参合农民在收入个体差异化的因素所产生的现象。成都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主要方面,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的等经济因素明显。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参合农民对医疗服务的取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内的起付线、封顶线和报销比例等对参合农民的补偿受益情况密切相关,因此要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公平性最大化,主要落脚点仍然是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其制度内部建设,通过引导经济基础上的制度设计,达到筹资和受益的良好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