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同时在蛋白质水平和基因水平检测IL-22在膀胱癌组织和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IL-2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1.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膀胱癌组和正常膀胱黏膜组中IL-22表达,采用肿瘤细胞染色强度和阳性细胞比例进行计分来确认IL-22在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比较IL-2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及正常膀胱粘膜组中的表达差异。2.通过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膀胱癌组及正常膀胱黏膜组中IL-22mRNA水平及IL-22蛋白表达,分别比较膀胱尿路上皮癌组及正常膀胱粘膜组在IL-22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上的差异,进一步分析IL-22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与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不同年龄、性别、肿瘤数目、肿瘤大小、初发或复发、病理分级、临床分期(NMIBC/MIBC)之间的关系。结果:1.1 IL-2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与正常膀胱粘膜组的表达。1.1.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L-22阳性染色主要定位在细胞质或少量细胞核,呈棕黄色颗粒。53例膀胱尿路上皮癌中IL-22阳性表达者34例,阴性表达者19例;20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IL-22阳性表达7例,阴性表达13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中阳性表达率为64.2%(34/53),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粘膜组的35.0%(7/20),经卡方检验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96,P<0.05)。1.1.2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膀胱尿路上皮癌组和正常膀胱粘膜组在24KDa有明显条带,表明正常膀胱粘膜组织和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有IL-22蛋白表达。同时发现膀胱尿路上皮癌组IL-2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粘膜组(0.649±0.107 vs 0.407±0.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直径>3cm的膀胱肿瘤中IL-22蛋白表达水平较直径≦3cm者升高(0.69±0.10 vs 0.56±0.0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IBC中IL-22表达水平较NMIBC中升高(0.68±0.023 vs 0.55±0.0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不同年龄(≦65岁vs>65岁=0.67±0.13 vs 0.62±0.72 P>0.05)、性别(男vs女=0.67±0.24 vs 0.64±0.10 P>0.05)、肿瘤数目(单发vs多发=0.59±0.39 vs0.63±0.18 P>0.05)、病理分级(低级别vs高级别=0.63±0.29 vs0.66±0.34 P>0.05)、初发或复发(0.60±0.23 vs 0.67±0.42 P>0.05)无关。1.2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正常膀胱粘膜组织IL-22mRNA水平检测RT-qPCR检测结果示,膀胱尿路上皮癌中IL-22mR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粘膜(4.08±0.88 vs 1.01±0.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直径>3cm的膀胱肿瘤中IL-22mRNA水平较直径≦3cm者升高(1.36±0.21 vs 1.07±0.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IBC中IL-22mRNA表达水平较NMIBC中升高(1.31±0.22 vs 1.05±0.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不同年龄(≦65岁vs﹥65岁=1.18±0.18 vs 1.03±0.25 P>0.05)、性别(男vs女=1.04±0.21 vs 1.09±0.13 P>0.05)、肿瘤数目(单发vs多发=1.19±0.19 vs1.01+0.28 P>0.05)、病理分级(低级别vs高级别=1.09±0.29 vs1.10±0.14 P>0.05)、初发或复发(1.17±0.13 vs 1.04±0.29 P>0.05)无关。结论: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IL-22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和是否侵及肌层具有相关性,而与病人年龄和性别、肿瘤数目、病理分级以及是否初发等因素无关。IL-22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能否作为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预测因子尚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