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血脂康胶囊(简称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纳入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治疗组服用血脂康,对照组分别服用安慰剂、他汀类、烟酸肌醇酯、贝特类、丙丁酚以及其它调脂药物。采用 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4.2.2 中随机对照试验质量的 4 条评价标准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包括随机方法,分配隐藏,盲法,失访、退出或丢失情况。检索 MEDLINE、EMBASE、Cochrane 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注册库 (Cochrane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CTR)、Cochrane 协作网内分泌代谢组资料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医院知识仓库,手工检索发表与未发表的文献(检索至2004 年 7 月)。资料分析采用 Revman 4.2 软件。 连续性变量使用加权均数差(weightedmean difference,WMD)、二分类变量采用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及其 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表示疗效效应量。同质研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fixed effectmodel)进行 Meta 分析;当各研究具有临床同质性但有统计学异质性时,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effect model)进行 Meta 分析。 结果:共纳入 22 个 RCT, 试验地点均在中国,共纳入 2016 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 (1) 研究质量:22 个 RCT 中, 13 个研究采用的随机方法恰当,9 个研究采用分配隐藏且方法恰当,13 个研究采用盲法,6 个研究报道有失访、丢失、退出,所有研究均未采用意向性治疗分析(intention-to-treat analysis,ITT)。综合分析,纳入的研究质量为中等。 (2) 血脂康降低 TC 作用:血脂康与安慰剂比较,其降低 TC 作用优于安慰剂,差异有显著性[RR 1.92, 95%CI (1.48, 2.49);2 个 RCT]。血脂康与他汀类比较,差异无显著性[WMD -0.01, 95%CI (-0.20, 0.17); 3 个 RCT。 RR 1.02, 95%CI (0.93, 1.12);3 个RCT]。与烟酸肌醇酯比较,血脂康优于烟酸肌醇酯,差异有显著性[WMD 1.03, 95%CI(0.82, 1.24);3 个 RCT]。血脂康与贝特类比较,差异无显著性[WMD 0.05, 95%CI (-0.02,0.31);2 个 RCT]。血脂康与丙丁酚比较,差异无显著性[WMD 0.42, 95%CI ( -0.01, 0.85)]。血脂康与甘糖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WMD 0.07, 95%CI (-0.45, 0.59)]。与绞股蓝片比较,血脂康优于绞股蓝片,差异有显著性[RR 2.89, 95%CI (2.08, 4.02);3 个 RCT]。与泰脂安胶囊比较,血脂康优于泰脂安胶囊,差异有显著性[WMD 0.41, 95%CI (0.06, 0.76)]。血脂康与脂必妥片、地赐康冲剂、理脾调脂胶囊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WMD 及 95%CI分别是:0.17, (-0.40, 0.74); -0.01, (-0.25, 0.23);-0.25, (-0.59, 0.09)]。 (3) 血脂康降低 TG 作用:与安慰剂比较,血脂康作用优于安慰剂,差异有显著性[RR 2.43, 95%CI (1.75, 3.37); 2个 RCT]。血脂康与他汀类制剂比较,差异无显著性[WMD0.64, 95%CI (-0.01, 1.29);3 个 RCT 。RR 1.17, 95%CI (0.92, 1.49);3 个 RCT]。血脂康与烟酸肌醇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WMD 0.33, 95%CI (0.13, 0.52), 3 个 RCT]。与贝特